没了荀彧帮忙,光我们几个想要拦住刘协,难度必然很大啊。
不过也没有办法,只好暂且撇开荀彧,卷起袖子来单干了。曹昂说我立刻上书请求谒见,希望明朝可以见着天子,一定要赶在后日大朝前,把天子给牢牢按住,毋使妄动。是勋摇了摇头,说天子倘若故意为之,是为了动摇人心,给魏公找麻烦,他未必会肯见你,到时候随便找个理由挡驾,难道你还能闯宫不成吗?
曹昂一摊双手:“如之奈何?”
是勋微微苦笑:“若真不见,亦只得闯宫矣。”其实以曹家的权势,就算闯宫又能如何?前日郗虑、华歆前去捕拿伏皇后,不就闯了一回宫吗?不过估计这事儿那俩货能够做得出来,曹子修、曹去疾却做不出来,罢了,罢了,还是我来吧——“勋即时身谒宫门,若须闯宫,勋可为之!”
我亲自跑宫门口去求见天子,他要是愿意相见,我就先帮忙劝劝他看,他要是不肯相见,那么我来闯宫,比你们姓曹的闯,造成的恶劣影响还要轻减一些。
是勋来时匆匆,连替换衣服都没有带,虽说魏官、汉官,这年月装束是基本相同的,但总不能穿着身沾满尘土的朝服去见天子啊。好在他的身量跟曹德相差仿佛,于是即向曹德借了套干净衣服,于午后直奔北宫金商门,投书请谒天子。
许都城池、宫殿的规制,基本上模仿旧都雒阳,但因地因财所限,不免要有所缩水。原本的雒阳城中,有东西南北四处宫阙,东北方还有永安宫,但许都则仅仅仿建了北宫而已——南宫为天子常朝之处,东、西宫规模本小,永安宫例居太后,用处都不甚大啊,能省则省了。
北宫主殿为德阳殿,本统内朝,都许后即成为常朝所在,一般天子单独召见大臣,则在其两侧的崇德殿或天禄殿、章台殿。金商、神虎二门位于崇德殿南,距离崇德殿也不过几百米的距离,是勋估摸着消息传递进去,天子倘若肯见,必要遣人领自己往崇德殿去等候,有半小时的时间撑死啦。
可是他偏偏就徘徊在宫门之前,一等就是俩小时,眼瞧着太阳都快落山了,还不见有人出来传唤。是勋心说这是什么意思?见与不见的,您倒是给个准话啊,哪有让国家重臣跟门外等那么长时间的道理?他又是疲乏,又感饥渴,正琢磨着我是不是干脆闪人算了……可是天子不给准信,谁敢就此离去?刘协啊刘协,难道你小子是想给我个下马威吗?把我折腾得疲累难当,就没有精神头劝谏你了?这中二少年真是欠调教啊……
不对,这时候汉献帝早已成年,二十好几了,就不算中二啦……可是做出事来,怕连中二都不如!
正在郁闷,突然宫门打开,出来一人,深深作揖:“侍中,天子传诏。”是勋打眼一瞧,呦,这人是谁啊?脸上皱纹密布,少说也四十岁了,偏偏嘴上光光,根毛没有——这是个宦官啊,真是少见!(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宫中二宦
宦官之制,由来已久,而且东汉朝之所以衰败,直至灭亡,几个最大的凶手,既包括军阀、外戚、士党,也自然包括了阉宦。问题是勋自从穿越此世以来,还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宦官哪。
原因就在于当日常侍门发动政变,斩杀大将军何进,袁绍兄弟火烧南宫青琐门,把所有没胡子的全都给宰了。嗣后董卓入京,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刘协,为了拉拢士人之心,干脆就废除了阉宦制度,而以郎官充任宫中各类职司。等到曹操奉天子迁都于许,一开始也没有恢复宦官。
因为曹操本人身上就打着宦官烙印呢,别人都可以提恢复这一古老制度,偏偏曹操不好提,怕被人戳脊梁骨骂。问题这本就是天子家事,再加上士大夫没有不厌恶宦官的,既然曹操不提,还有谁会上赶着冒这个头呢?
最近情况有所改变,一是曹操迁都安邑,拉走了大批的人才,就连宫中备用的郎官数量都不足了,二则曹家小姐舆入为妃,而且很可能要进位中宫,曹操为了自家闺女儿的声誉考虑,遂指使郗虑上奏,使复宦官。一方面到处搜罗了一批此前漏网的宦者,另方面也临时现阉了一批罪人,送入宫中,以供天子驱使。
刚才是勋来到金商门外,为其传递信息的,本是一名青年侍从,没想到出来召唤的,却是一名宦官——这可真是罕见啊罕见。
士人与宦官很好区分,主要就看嘴上有没有毛。这年月的男子都习惯蓄须——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胡子当然也在保护之列——没胡子的男子是会被人嘲笑的,会被认为有天阉的嫌疑,人道不能。刘备有髭无须,都被张裕讥讽为“露啄君”了,更何况彻底一根毛不长呢?想要出仕为官,可能性太低了呀。
当然啦,郎官多为蒙荫和任子,大多比较年轻。这年月人们普遍摄入的营养不足,发育都比较晚,更有才十五六岁的小郎官,没有胡子也很正常。但眼前这位却是一张橘皮脸,皱纹密布,怎么看都不象才十来岁,嘴上仍然干干净净,即便是勋并不熟悉宦官的服色,也能瞧出来不是正常男人。
当下忍不住就问:“卿何人也?”
对方一脸谄媚地回答道:“小人乃常侍木恩,初入都中侍奉天子。未得识侍中之面。侍中名满天下,今得相见。是小人之福也。”
虽然没提自己是宦官,但在用词上已经可以确定了——首先,常侍为散骑常侍或中常侍的简称,但东汉朝省散骑常侍,且例以宦者担任中常侍;其次,正经士人出身的官员是很少谦称“小人”的,或称“下官”,或称“末吏”,只有白身或宦者才可能这样自指。
不知道为什么,是勋一听“木恩”这名字,就觉得肯定是宦官的名字,就不似普通士人啊。
当下木恩在前领路,是勋从后跟随,迈入宫门。他几名部曲也欲跟进,却被守门郎卫给拦住了。是勋总觉得刘协最近的举动非常荒唐,而在荒唐之后,或许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密谋,眼瞧着天色将晚,自己孤身入宫,多少有点肝儿颤——可确实也没有让部曲跟着的道理啊,自己又不是曹操。当下只好暗中按了按腰下佩剑,关照部曲头子荆洚晓:“汝等在此等候,若待宫门落锁,而吾未出,可即报于世子知晓。”
刘协晾了自己那么长时间,天都快黑了才肯召见,说不定就是想堵自己的嘴——你合着不能等天黑皇宫落锁了,就歇在宫里继续进谏吧?所以估计过不了多久,自己就得被迫出来啦。至于腰中之剑,见天子前是肯定要摘下来的,但目前还不用,逢有紧急,尚可防身也。
当然啦,估计也不会有啥事儿,刘协没道理对自己不利——要害就害曹操,哪怕害曹昂都成,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了?害了自己,他小子还能落着好吗?不过事有蹊跷,就难免的心中不大踏实。
为了驱散心中那一点点不知何来的阴霾,是勋干脆一边走,一边跟木恩闲扯,问他:“公……”一琢磨现而今还没有“公公”的称谓,只好以职务相称:“常侍是何出身,何时进宫?”
木恩倒也老实,有问即答,回复说自己幼年便即入雒阳永安宫,先后侍奉过董太后和何太后,后来袁绍等屠杀宦者,他算漏网之鱼,逃回老家河内躲藏了起来。前不久朝廷恢复宦官制度,通过河内宗正司马防的推荐,乃至许都。他还说象自己这般幼年即为宦者,数量已经很少啦,如今宫内侍奉的,大多是些新阉——“小人本无长才,论及资历,乃得为常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