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孩子的不断挑唆和怂恿下,女人鼓起勇气来找苏韵,说想要花钱跟她买个饼,她儿子想吃。
苏韵毫不犹豫拒绝了,“如果你想吃,我可以送给你一个,但是你儿子吃,我卖都不会卖。”
“你要是当着我的面自己吃,我现在就可以给你。”
苏韵还不忘补充一句。
女人目露哀求,“我不吃,能不能卖给我儿子,一个就可以。”
她是绝对不会当着丈夫跟儿子的面吃独食的,要是吃了,她也知道后果,两个人都不会消停,还不如不吃呢。
丈夫家里条件挺好的,在吃食上面虽然不及丈夫跟儿子吃得好,但是家里人也不会委屈克扣她吃的,比起别的家里,她物质条件是好多了,她就是家庭地位不高,别的方面,她自认为还可以。
女人被丈夫家里人长期洗脑,觉得家里就应该以男人为尊,哪怕是儿子,她也要捧着,毕竟她婆婆说得没错,将来她还要靠儿子养老,她要是对儿子不好,将来她就会落得个凄惨的下场,死了也没人给她操办后事。
苏韵对于女人恨铁不成钢,同情心也很快消失殆尽,她直言不讳道:“我改变主意了,现在就是你吃,我也不想给了,更别提你儿子。”
女人脾气软,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悻悻然转身,又回到熊孩子身边低声哄着去了。
苏韵懒得多看一眼,看多了,还倒胃口。
熊孩子大概是察觉到苏韵对他的敌视,倒是没有继续闹了,还算识相。
后面苏韵他们一家四口吃饭的时候,这三人都出去了,大概是又怕被苏韵的好东西给诱惑到了,这吃不到又惦记着,心里的滋味倍感煎熬,着实难受,还不如不看、不闻。
韩凌渊在,熊孩子就还算比较安静,接下来的日子也算相安无事度过了。
安安对绿皮火车的期盼,随着一天又一天过去,荡然无存,她恨不得快点到,天天追着苏韵问:“妈妈,还要几天才能到啊?”
她迫不及待想要下车了,这火车躺得她整个身子都不舒服了。
平平虽然也有些不耐,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他在车上还会看看书,打发时间,安安是坐不住,静不下心来,更别提翻那些苏韵特意给她买的带插图的小人书了。
这些小人书,还是苏韵托吴敏雪从上海那边邮回来呢,上海那边这些书还挺多的,都是插图,没几个字。安安是不认识字,就看插图。
平平学习能力比安安强多了,这些带插图的小人书,他都能看得懂,只有文字没有插图的一些简易书籍他也看得懂,更深奥的,苏韵没给看过,也不知道他看不看得懂。
直觉告诉她,她儿子应该智商很高,是个天才。但是苏韵并不想所有人认识到平平是个天才,她希望平平能有个幸福的童年,上辈子她见过太多的神童因为被世人捧得太高而摔得太狠,最后过得比普通人还不如。
平平才两岁,就算他后面展露出异于常人的天赋,那至少也要等他上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