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几年下来,林栋看着仍然是那么年轻,虽然气质上有了不少的变化,有点成功者的那种内敛和偶尔露出来的气势,但面容的变化不大,有些时候甚至还会瘦不少——姜红伟知道,那是加班熬夜熬的。
这么拼命,难怪有这么大的成就!
但是,让姜红伟一直比较好奇的是,林栋是在赶着什么?
他隐隐能够感觉得到,林栋之所以这么拼命,这么赶着把一些大项目做出来,仿佛是屁股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赶着他,让他经常不顾休息的把一些东西做出来,仿佛生怕时间不够一样!
那到底是什么呢?
“怎么?被我感动了?”林栋难得看到姜红伟这样的表情,他反倒有点不适应了,笑着说道:“有点。”姜红伟认真的点点头,然后疑惑的问道:“认识这么久了,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不停一停脚步,这么赶,为的是什么?难道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所以你才会拼命?连这颗小行星你都算出来不会对地球产生太大的威胁,还有什么事情会让你这么着急?”
姜红伟的话让林栋愣了一下。
他自己都没想过,是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赶?
如果真论财富,他现在说是明面上的世界首富也不为过。如果论成就,光毕方平台一项,就足够他名垂青史了。而论对国家的贡献,0108厂,超高速水下推进器,火箭回收技术,现在的东皇一号技术,也足够对得起自己的祖国了,那么,为什么自己还是觉得时间紧迫?
为什么呢?
ps:看到这一章,可能很多人会说,终于更新了,很多人也不会想着切我了……在这里,感谢一直关注着本书的书友们,感谢大家在我断更这么久的情况下没有放弃我,感谢大家在这个时候还不停的给我投着月票、推荐票,感谢我的saber哦的打赏,感谢星海龙吟、sk8烨、3321556、192m、846102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在书评区里的鼓励和鞭策——在这里解释一下,最近,家里人病了,非常难受又非常难治的病,一个接一个的病,连我自己,也没躲过,所以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情码字,这一段时间电脑都没开,偶尔从手机上看到大家的投票,打赏,签到,和评论,心里其实暖暖的,也一直想着要尽快恢复更新,尽快补上古灵凤凰书友的加更,直到今天晚上才有了时间,后面会慢慢的把内容补回来,多的话不说,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会努力的,这本书也不会轻易的切掉……(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谁羡慕谁?
两个人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结更多。虽然姜红伟的心里疑惑更强,而林栋也在脑海里问着自己,不过一个只是疑惑,一个没想明白,谁都清楚,这个话题不好继续,姜红伟便主动跳开,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这一次过来,是受上级领导的指派,给你说一说这一次谈判的初期情况。”
“专程告诉我这个?”林栋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我是不是该露点受宠若惊的表情?这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事情,我有权知道吗?”
“你是有权知道的。”明知道林栋是在开玩笑,姜红伟还是很认真的回答:“这是上级,也是咱们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的那位说的,你在这件事情上的发言权,比咱们国家很多专家,甚至很多领导还要重,所以这个谈判的进度你有必要知道。甚至在适当的时候,你有权利独自行动,或者代表咱们国家行动!”
什么情况?
这一回,林栋是真的有点吃惊了!
看到林栋的表情,姜红伟满意的笑笑,当初他接到这个信息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
林栋的长缨集团技术先进是事实,林栋本人爱国也是事实,但在一项国际大事上,让一家公司代表国家,那其中的含义可不一般!
“当然,你在公布代表国家行动的时候,最好提前和上面通一通气,这样以来,无论是沟通还是协调,都是有必要的——毕竟国家的运作和你的公司不同。其实现在很多我们体系内部的人都是挺羡慕你们长缨集团的,不光是我们,很多其他大公司,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都挺意外和惊讶你们的办事效率的!”
这件事情林栋同样没想到,他有些得意,又有些好奇的问道:“羡慕我们的技术我倒是能理解,羡慕我们的办事效率,这是怎么回事?”
“技术当然也是羡慕的内容,但更关键的是你们的办事效率。”姜红伟作为旁观者,又是密切关注着长缨集团的人,而且还掌握着很多普通人,甚至业内人士都不清楚的情报,无论是分析还是汇总,都显然要高好几个层次,他解释道:“你们长缨集团现在的规模,不亚于任何一个世界五百强前五的大集团,甚至比一些老牌的隐形家族企业都庞大。”
林栋点点头,这一点虽然没有公开,但避不开有心人的眼睛,特别是像姜红伟这样的人。
“通常这样大规模的集团,会有这样那样的利益纠纷,会有这样那样的内部问题,会有这样那样的弊病,通常发展都是稳健型的。因为每一个大项决定,很可能会触及到集团内部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会有扯皮,会有内耗,集团的掌控者会有权衡,会有取舍,有些时候虽然明知道有更好的路摆在面前,但为了稳定,为了平衡,必须会舍弃这样的路……”
这一点,林栋虽然并没有亲自感受过,但能够理解。
“但你们长缨集团没有这样的情况。”姜红伟分析道:“一来你们的管理层形成的时间不长,大家还没有把争权夺利或者争取话语权做为一种本能,而是把执行你的决定作为第一选择,二来长缨集团有你这么一个奇葩存在,技术在行,理念先进,个人魅力更是不用说了,别人根本兴不起做小动作的念头,即使有,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所以凝聚力强,三来你们管理层少而精,分工明确,反倒更利于发展——所以你看,你们的任何一个项目,做起来都非常的顺利,根本不存在内耗这种问题,效率自然是高的出奇啊!”
姜红伟这么一分析,林栋点点头,有些自豪的说道:“是啊!说实话,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我很少想过,现在想来,我还是挺幸运的,遇到这一帮合作伙伴和兄弟朋友,没给我扯后腿,在建设长缨集团上齐心合力,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姜红伟撇了撇嘴,心想,恐怕其他人想的正好相反——如果他们遇不到你这样的老板,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遇,也达不到现在的高度了!
这话不好在这里说,说出来就有点矫情了。
当然,姜红伟自己也是很羡慕的。体系内部的人都清楚,很多事情要办起来都是有心无力——牵扯的部门太多,人一多,难免就会有私心杂念,难免就会有利益冲突,难免就会有理念之争——倒不是说长缨集团没有这个,但正如姜红伟所说的那样,长缨集团里,林栋以其超高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在财富分配上的大气,赢得了从上到下的一致拥护,所以他的决定会在第一时间执行,没人会在其中使绊子,中下层管理人员包括基层的员工都清楚每个项目的成功都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所以根本不会怠工。
但在体系内就不是这样了。工资是固定的,现在大锅饭虽然没以前那么好端了,但改革的理念还没完全贯彻下来,做与不做虽然不一样,但做多与做少,效率高与效率低拿的工资差不多,自然会有人偷懒,这样一点点积攒下来,最后的差距就大了。
1与90%只差0。1,但1x1x1x1x1和0。9x0。9x0。9x0。9x0。9,差的可就大了,那是1与0。59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个人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力气和能力,只用了百分之九十,五个人相乘起来,差距就不是一与0。9,而是近乎一半的效率……看似差距不大,但放在群体里,那差的就多了!
常理来说,船小好调头,通常情况下,一些集团公司或部门初一成立的时候,和林栋的长缨集团现在的情况会类似,大家会往一起使劲,效率会很高,但一旦做大做强,那么效率自然会低下来。
但像长缨集团这样,已经做这么大了,仍然这么有效率,那就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