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是个好忽悠的家伙,同时也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
至少在他们这些辽安人看来是这样。
万一此事被有心人挑拨,吐蕃王脑子一热,在这个节骨眼上反水,甚至对辽安用兵,那大唐做梦都会笑醒。
他们不能让这件事发生,所以在李愔走后没多久,就有先头兵追来了。
但因为高手集结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连火一再要求如果查到踪迹不可靠近,更不能鲁莽行事,对方是高手中的高手,你们这群探路的斥候去多少都是送。
这也变相的给了李愔更多逃离的时间。
他可不会傻到独自面对成群的追踪者。
而当他们丢失李愔的踪迹后,愈加的烦躁,猜测对方一路急行离开辽安,肯定是要赶回大唐,于是急急向昌城追来。
可追到了这里才发现,根本就没有李愔逗留过的踪迹。
缓过劲的来连火当即意识到,李愔根本没走这条路。
“他应该是取道回部走契丹,从北方入关。”
想到此,连火脸色难看。
已经晚了这么多天,再折回从回部去追,肯定是追不上了。
但对方既然是绕道,现在肯定还没有入关,眼前过了昌城就是关隘,自己这边几人要入关的话,再取道从大唐北部拦截,说不定还有机会。
前提是,现在吐邦与大唐关系紧张,他们这些吐邦人士想要入关不是那么简单的。
得找个好的理由,而且还要快。
只要入了关,一切就好办了。
想到此,当即就伙同几位辽安朝廷派来的高手商议了起来。
“那李愔一定是从回部借由契丹,转道从北部玉门关入关,咱们现在折返去追是不可能了,但要拦下他,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从这里,我们先入关。”
“只要咱们入了关,再从大唐取道北部的玉门关,应该还能来得及拦住他。”
“……”
“咱们没有通关文牒,现在大唐那边不可能放咱们过去,而且咱们人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自古以来,关隘都是有重兵把守的,他们二十个人虽然身手不凡,但也不会蠢到去跟上万官兵作对。
而且一旦消息走漏,说不定大唐会派人去接应李愔,因为他手里有个重要的人质,重要到可能会提前引发战争。
“一般的方法当然不行,所以,我们需要正式的文书。”
“什么意思?”有些头脑聪明的家伙已经猜到了连火的想法,不过没有说出来。
连火也不藏着,直说道:“我算了下,他从回部绕道,会比咱们多出至少七八日的路程。
谨慎点,咱们用五日的时间来摆平通关文牒,一会儿我就去面见吐蕃使臣,咱们提前出使大唐。”
“……”
众人被连火的话惊了个呆。
“你疯了?这可不是小事,岂容你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