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愔难道是得了师傅的命令才这么做的?
仔细想想或许有可能,于是疑惑的脸上再次浮现出喜色。
可再一想又不对,吐蕃这封信从寄出到京城,就算走八百里加急,也需要十日左右的时间。
按这信中所描述,李愔抓走王子的时候,对方可是在辽安呢,这中间从吐蕃得知消息,再传达消息,来回至少二十日。
可信中明确写明李愔是哪一日抓走王子的,从事情发生到现在,也不过才过了十五日,就算吐蕃人的速度极快,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传来信件。
难道他们会未卜先知,早知道李愔要抓王子?
也不对啊,如果知道了,为何不做补救,会等着李愔去抓?
这里面会不会有阴谋。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李合的脸上再一次泛出苦涩。
“这恐怕是吐蕃早就计划好的,李愔只是恰逢其会撞了上去。”
想了半天,半生浮沉在庙堂之上的李合说了这么一句。
“此话怎讲?”李承乾也是觉得有问题,才没有声张,只唤来了李合商议。
李合斟酌了一番言辞,以他主要家的眼光逐一给李承乾分析了起来。
“吐蕃的大军,恐怕现在就要集结到边境了,或者说,已经在我们不知不觉间,集结到了边境。”
想到了最坏的地方,李合也顾不得陛下会不会紧张了,李承乾这个叔叔一直对他很器用,李合除了娘家的私事外,他也一直对皇家很忠心。
把李愔掳走王子这件事,可能被吐蕃利用的情况分析了一遍。
李承乾听完后,有些无奈的坐在龙椅上。
“陛下,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王子的事了,据臣所知,吐蕃王底下的王子有很多,他能让一个儿子来做诱饵做这种事,是有可能做的出来的。”
听到这句话的李承乾嘴角抽了抽,跟别人一比,他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因为他身为皇帝,到如今也没有一位皇子。
不是妃子的原因,而是他自己的原因。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开的玩笑,这么多妃子,这么多年下来了,也没能有一位皇子,因为这件事,朝中没少传一些闲言闲语,以至于他的权利在这么多年中也逐渐有崩坏的迹象。
从而导致的是李合的势力也受到的朝中正派的打击。
因为他们认为皇帝的权利不稳,不能生育,肯定是这个侄子李王搞的鬼。
以至于朝中的反派多有跟王府来往,颇有改朝换代的意思,正派人士却总是排挤李王。
弄得李合是有苦说不出。
姬青天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个正直的人,虽然不掺和这些流言蜚语,也不完全相信那些传言,但是李合与朝廷中的一些腐败之人来往却是真。
眼下大唐再次面临异国的威胁,李合也顾不得什么流言了,将心中的疑惑直说了出来。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个侄子在自己面前直言不讳,面上不说,心里却不住点头。
平常那些个大臣,可不敢在自己面前如此说话,更不敢说实话。
那都是一些溜须拍马之辈,让他们歌功颂德拿手,让他们拿定主意就是高看了。
李合在分析了问题后,给了李承乾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