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姨娘,都是在宋祁“病重”期间,老老实实没有闹事要离开的,在后来也没有动歪邪心思的,顾安年见她们懂事安份,自然不会亏待。
被念到名字的五个女人,脸上皆露出些微失落的神色来,随后想到日后能自由自在过日子,还能得一大笔银子,如今她们还年轻,兴许日后还能找个老实不计较的男人过一辈子,比起守着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好得多,如此,五人便又想开了来。
这王府里日子虽好过,总归有不少明争暗斗,哪里有外面的日子舒心安稳。
五个女人谢了恩,脸上有了隐隐的期待。
那些没有被念到名字的,则是大大松了口气,又趾高气昂起来。
顾安年瞧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冷笑一声,将册子扔到了一边,笑道:“除了遣散一事,本侧妃今日还有一事要交代。”
这会,所有人倒是学乖了,立即福身恭声道:“婢妾等恭听侧妃娘娘教诲。”
顾安年满意点头,不急不缓道:“前些日子,王爷病重,王府里没少一场闹腾,本侧妃记得,当时不少人吵着闹着,哭着求着要离开王府,甚至有大胆的,买通了门房私逃,想来诸位也还记得那几个杖毙了的姨娘。”
众人心中一个咯噔,纷纷与身边之人对视一眼,不知顾安年如今提起此事有何用意,心里不免犯了嘀咕,胆战心惊起来。
顾安年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径直道:“今日,本侧妃提起此事,不是为了追究什么,毕竟追究起来,这后院也留不下几个人了。本侧妃只是提醒诸位一句,要想留在这王府里过日子,就要知分寸懂眼色,要老实本份,那些肮脏见不得人的心思伎俩,王爷不喜欢,本侧妃也不喜欢,你们可懂?”
“婢妾谨遵侧妃娘娘教诲。”所有人垂首福身,心中如何想,便就不得而知了。
顾安年含笑点头,又道:“日后,大家就好好待在自个儿院子里过日子,偶尔走动走动无妨,只是王爷不喜人多,大家无事最好是不要四处走动,诸位可懂?”
这话的意思,在场的姨娘都听懂了,沉不住气的,当即就黑了脸。
顾安年眼中闪过不屑,口是心非什么的,她见识的多了,这些人是不是真的会听话老实,她并不在意,毕竟那番话,只是说给真正聪明的人听的。(未完待续。。)
二十二、出气
王爷不喜人多,这不过是顾安年随意寻的借口,不管在场的是否聪明,都会明白她的意思——老实待在院子里,不要到王爷面前招摇。
这话说句好听的,是提点她们,说句难听的,便是告诫她们不要接近王爷。
其实顾安年原本的意思,是想禁了她们的足,让她们只能在那一个院子里过活。
不过若是当真如此做了,怕是真要得个妒妇的名号,想想,还是顾全点名声的好,毕竟,她现在可不能只顾自己一个人。
顾安年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真正聪明的人,自然知晓该如何做,至于那些愚钝的,或是心高气傲的会是和心思,就不是她需要在意的了。
“侧妃娘娘,婢妾家里前些日子送来家书,道是老父病重,婢妾心中挂念,还望侧妃娘娘与王爷说一声,通融通融,允许婢妾离府回家照顾老父!”
当即,便就有人自愿请求离府,顾安年扫了眼那面色哀戚,情真意切,仿似当真家中老父病危般的女子,笑了笑,颔首道:“既如此,本侧妃就越权准了,李姨娘如此孝心,相信王爷定能体谅。”
说罢对一旁的青莲道:“一会去与账房管事说说,准备三千两银子,待李姨娘离府时,交与李姨娘回乡孝敬父母。”
“是,侧妃娘娘。”青莲颔首应了。
“婢妾谢侧妃娘娘大恩大德!”李姨娘泪流满面,磕头行礼。
见此情景,那些同样动了心思要离府的姨娘也纷纷寻了各种借口,要求出府,顾安年一一应了,每人赏了一千两。作为遣散费。这后面的,待遇自然就不比前面的。
要求离府的人中,就包括了庄姨娘。
这倒是出乎了顾安年的意料,只觉得这个女人比自己想的要聪明许多。
如此一番下来,二十多个人去了一半,就只剩了十来个女人执意留下。
打发了一群人离开,顾安年舒了口气,想着总算又了结了一桩事。
她不知道的是,说是出府办事的宋祁其实并未出府,而是躲在一边。将她处理那群女人的经过从头看到了尾,心里又是自豪又是好笑。
看完了好戏,宋祁便悄悄出了府,随意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又去金福楼叫了些顾安年喜欢的点心外带。这才若无其事地回了王府。
只是未曾想到的是,他方一回府。那群方被顾安年劝诫过的姨娘。便寻上了他。
原是不想搭理的,只是转念一想,他又应下了。
将带回来的点心交给福禄送去七祥苑,宋祁在偏厅里坐了,喝着茶,开始听那些女人期期艾艾。幽幽怨怨地哭诉。
“王爷,您要为婢妾们做主啊!婢妾等知晓王爷看重侧妃娘娘,平日里只念着安安分分侍候王爷,便心满意足。哪里敢争宠邀功?可即便如此,侧妃娘娘眼中还是容不下婢妾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