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当时他得了香囊直接进宫,宫内自然有嬷嬷认出来是什么,一问起来,直截了当的是郑四要害阑珊,直接就追究了郑家的罪。
可是他因为别有用心,故意带着那东西到了东宫。
虽然事情因而闹得更大,可也更复杂了。
最先的矛头当然是直指郑家。
但是再想下去的话,以皇后那多疑的心思,自然也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荣王也参与其中,故意如此等等。
毕竟太子跟荣王关系微妙,而郑适汝跟郑四关系也同样微妙,实在是一场混战。
所以鸣瑟对赵世禛不加隐瞒,就是想让赵世禛把事情弄的更清楚。
只是鸣瑟不知道的是,同样的一番话,赵世禛早就听另外一个人说过。
那个人,却是跟随皇后身边的苏镜。
苏镜虽是皇后的心腹,却早就是赵世禛的人,当时赵世禛不清楚皇后对于阑珊当侧妃是什么态度,跟苏镜问起来。
苏女官迟疑了片刻后说道:“多亏了太子妃,皇后对于这门亲事也是乐见的。”
“乐见?”
苏镜笑了笑,道:“殿下不知道,太子妃跟娘娘说,侧妃娘娘跟她向来亲近,言听计从的,只要有侧妃娘娘在您身边儿,您就不至于对太子产生威胁。所以……皇后娘娘听了这话,自然是高兴的。”
见阑珊不回答,赵世禛淡淡地又问:“你是不是,为了东宫跟太子妃才愿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舒: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小赵:你敢!
小舒:我不敢?
小赵:唔……
第229章
自古以来三人成虎的典故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荣王的情形又更加特殊。
因为外力作用让他不记得跟阑珊的深情,但偏偏自己又很执着的在潜意识中对抗着这种外力,于是,时不时地又会想起些支零破碎的片段。
一方面他觉着自己必然是深爱阑珊到无可比拟,另一方面重要的记忆偏又是残缺的,这让他整个人骨子里变得越发的偏执而阴郁,只是他又清楚这样不对,所以还暗暗地尽量克制着这种燥郁。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不必三人成虎,只需要两只“虎”就够了。
听鸣瑟转述之后,又想起了苏镜的话,这让赵世禛终于忍无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