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不除欠”李若涟的话没有停。
一直在叙说其中的原委。
“等等,这国子监同意把举监的捐输迟后一些缴纳?是谁答应的?”杨改革记得,这国子监,好像是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的,一把手。
二把手都是新任,还未到任的,那这个决定是谁做的?“回禀陛下,好像是国子监监承,典簿等几人共同商议作出的决定”。
李若涟答道。
“监承?典簿?这是什么官?能够管得了举监打白条的事?。
杨改革怒火中烧,我靠,这种鼻屎一般大的官,居然也敢改自己的规矩,居然敢让举人们打白条,先上船,再买票?世界上有那样好的事吗?杨改革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还让人欠账?天知道这群举人什么时候还?一年,两年?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杨改革的怒火,一直没地方泄。
这一直都是牵扯到自己人,如何发泄?现在终于找到两个倒霉鬼,准备发泄一些心中的怒火。
“回禀陛下。
国子监监承,执掌学规。
典荡。
掌文移金钱出纳支受一旁的王承恩飞快的答道。
学规?那岂不是和教导主任一样?典簿?那不就是总务?“他们能够管的了这举监打白条的事?。
杨改革觉得这几个家伙,管得太宽了点。
如果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
杨改革是在想不通,这两个。
鼻屎一般大小的家伙,也敢掺乎进这朝廷高层讨论通过的事,这是他们能掺乎的吗?也太自不量力了吧?“回禀陛下。
他们在没有上官的情况下。
确实可以自己做些。
王承恩很肯定的说这两个人管不了这事,要是这两个人能够管得了这举监的事,那还要“呵呵,管不了?那就好,来人啊!把那两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给我绑过来,联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胆子,敢坏联的事。”
杨改革对这两个家伙,恨之入骨了,准备着看这是什么样的两个人才。
有如此的胆量,居然敢掺乎这种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遵命,陛下。”
王承恩答应下来,准备去抓人。
王承恩安排人出去抓人了。
杨改革又想起来,这李若涟的话里,还有东西。
于是问道:“李若活,你说,刘吉善和户部的人不同意国子监收借条,执意要现银,,?”杨改革皱皱眉头,这个有问题,实在是太像他们都串通好了。
一起整那些举人。
先用借条的事弄个套子,把那些想举监的人套进来,那些打借条的举人还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不花钱就可以搞到举监的名额,然后再说借条不管用。
只能用现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