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百度宅男当崇祯笔趣阁 > 第170部分(第1页)

第170部分(第1页)

,乃是做铜币的下等料,而一斤铜,铸造出来的铜币,则有一百二十几文,所以,这中间,就有二十几文的差价,外加铜钱里,需要掺杂一些铅锡,所以,二成的火耗,完全没有问题……”毕自严对这铸币,那是有一百个信心的。

“那这些钱造出来?效果如何?不会黑不溜秋的吧?”杨改革如今,还没见过明朝的铜币到底是啥样,生活在皇宫里,有人伺候着,使用银钱都不经过自己的手。

对明朝铜币的印象,始终是那种长满了铜锈,黑不溜秋的印象,于是,决定问一下自己的“崇祯通宝”,到底啥样。

毕自严瞪了皇帝半天,没明白皇帝这样问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说得还不够明白吗?这铜钱用的可是接近纯铜的上等材料啊!一千文钱里面就掺杂了七两的铅锡,您还问这钱是啥样,当然是和铜一个样啊!“回禀陛下,此钱,乃是仿照太祖定制所制,用铜均是上等,八斤八两铜里面,就掺了七两铅,所以,陛下,这制钱造出来,当和铜一个样子,黄浸浸的。”

毕自严想了半天,只能这样说。

毕自严这样说,杨改革总算明白了,原来,自己的这钱,就和纯铜差不多,不会是自己在二十一世纪见到的那个模样,黑不溜秋的,这下杨改革放心了。

“嗯,很好,如此,朕就放心了。”

杨改革长嘘一口气,自己可不想自己造出来的钱,没一点看头,这穿越者的面子,还是要的。

“对了,这次铸币,大概能从里面赚多少钱啊?”杨改革想这二成的火耗,怎么着,也得赚不少吧。

“回禀陛下,就以太祖当年铸造量来算,十九万贯,二成火耗,该有三万八千贯的火耗,除去人工,炭火,消耗,大约有一成的节余就不错了,大概收入一万九千贯,大约二万两银子吧。”

毕自严又解释道。

??我x,搞了半天,才二万两银子,真的很不给力啊!杨改革在心中大骂,不是说古代铸钱,是个赚钱的行当吗?怎么现在自己就赚不到钱呢?唉……算了,不指望这铜币能赚钱了,铸造上亿枚铜钱,总共才价值十九万两银子,全部弄来也不凶。

还是从银币上面赚点钱,一想到铸造银币那级本钱,杨改革又是一阵泪奔,至今,自己那铸本还没着落呢?

第二百三十七章 喜公公

杨改革也不指望着从铸铜币里面赚钱,要赚钱,全指望银币,不过这银币的铸本,当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二百万的铸本,杨改革现在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呢。

“启禀陛下,这铸本的事……”毕自严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皇帝正在为铸本的事烦恼,毕自严还是把铸本的事提了出来,没铸本,这银币,就别想造。

“户部的铸本是多少?”杨改革揪头皮了。

“回陛下,铸造铜币,户部的铸本近八万两,铸造银币,这个,没有先例,不知……”毕自严不知道这一二百万的铸本谁出,反正户部现在是没钱。

“铜钱铸本到是有,这银币的铸本,户部现在能拿出多少?”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这银币的铸本,如果要达到陛下的要求,每年亿枚,铸本怕在一二百万两银子,户部现在怕是拿不出银钱,能出二十万两,怕已经是极限了。”毕自严小心翼翼的解释道,按照户部现在的意思,户部就得了银币火耗的一成,出铸本,也只能出一成,于是,二十万两就是上限,毕自严只是户部的侍郎,上面还有尚书,也不好一个人就把这铸本加上去,再者,这户部,确实没钱,这二十万,还是户部得了皇帝搞到的诸多收入才有这点钱,要放在以前,户部的仓库里,那可都是饿死老鼠的。

“二十万?就二十万吧,其他的朕想办法,铸币,以后,就留南北两京,其他的,都撤了吧,对了,这宝泉局,专事铸币,如今这铸造银币,事关重大,朕记得宝泉局的品级才正九品吧,提一提,提到正八品吧,那个宝泉局的大使叫什么来着?让他好好干,把这铸币的事做好了,还可以提升他的品级。”杨改革道。

“回禀陛下,宝泉局的大使,叫马知德。”毕自严回答道。

“好,就是他,这个人,还是有点能力的,让他好好干。”杨改革记起有这样一号人物,虽然官小,但是关联很大。能力,也有一点,一夜之间给自己铸造出了银币,是个值得培养的人。

“臣遵旨。南京那边是否也同样设立宝泉局?品级如何?请陛下定夺。”毕自严答应下来,又问到。毕自严心里想到,这马知德不知道那辈子修来的福气,居然被皇帝看上了眼,要知道,如今这铸币,手中过的银钱,上亿,多少人打这个主意,就连内阁里,也有人向户部宝泉局伸手,期望能在宝泉局里捞一手,原本以为,这马知德的位子怕是坐不稳了,那里知道,马知德早就攀上了皇帝,在皇帝这里挂了号,这位子,更是稳得不能再稳。以后可就得帮着点他了,好歹也是自己人。

“南京那边?嗯,也设立一个宝泉局吧,归北京宝泉局统属,品级,就稍微低一点吧,南北两京朕还派了南北两位督造,专门监督银币的铸造,这铸造银币,实在是太烫手了点,朕怕一个小小的八品官看不住场子……”杨改革说道。

皇帝派内臣出去监督地方,这个,绝不是什么新闻,也不该他们这些外臣管,毕自严没作声。

杨改革说到一半,就不说了,自己那两位还算心腹的家伙,一个二喜子,一个小顺子,派是派出去了,不过,也就给了他们每人十万两银子,加上户部的,每人不过二十万两银子,这点银子,不到铸本的二成,不过,杨改革没办法,只能硬这头皮让他们先干,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杨改革下了死目标,一年之内,他们完不成一亿枚的目标,提头来见,完成了,日后就是他朱由检的绝对心腹,日后即便是下西洋去当宣慰使,也是可以的,日后死了,给他们在皇陵里找块地方,永享祭祀,杨改革也是被钱给逼的,没办法,只能逼自己的太监,期望这两个小太监给自己创造奇迹。

毕自严见皇帝的话说完了,于是,接着汇报自己的工作。

“启禀陛下,臣拟的使用新制钱,期限是三年,日后朝廷赋税,只允许使用朝廷新铸造的制钱缴纳,三年后,就不允许使用银子缴纳了,陛下,您看这时间,够不够?”毕自严又说到。

“三年的过渡期?”杨改革没铸本,暂时还不知道一年到底能不能完成一亿枚的铸造量呢,即便是有上亿的铸造量,这银币怕也不够使,这明朝的经济总量,绝不会只有一亿圆大洋。

“三年就三年吧,不过,得逐步的提高使用的比例,第一年,必须有二成的赋税,得用朝廷的制钱缴纳,第二年,必须有四成,第三年,必须有六成,第四年,就禁止银子直接流通。”杨改革想了下,定下法律法规。

“臣遵旨。”毕自严又应下来。

法随口出,很爽。不过,带不来一丝的快感。杨改革这个皇帝,也当得闷闷不乐,整天给这些破事闹得头昏眼花,整天都陷在苦思冥想当中。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