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蛮横大汗虽然暴怒,但是无法,这里的人,他只有二成,打起来,没有什么优势,只能恨恨的说几句狠话了事。
“杨七,告诉兄弟们,我们也走,迟了,就来不及了……”杨六见老王头和不沾泥撕破了脸,也立刻走人,这里,已经没必要呆下去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注定不平静的一天(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注定不平静的一天(二)
七月二十二。{闪舞小说网 }
下午。
几个勋贵正在寻欢作乐,成国公朱纯臣正是其中的一员。
一群歌舞伎穿着轻薄的衣衫,扭腰送胯的表演着,红衣白浪,荡漾而来的是阵阵香风,说不尽的yin靡。
朱纯臣和一些个勋贵正看得入迷。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匆匆走进来,在朱纯臣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朱纯臣略带**的表情立刻变了。
“散了,散了……”成国公立刻驱散了表演的歌舞伎。
其他几个勋贵也是正看得痴迷,见主人家忽然散了歌舞,一个个十分不快,又看成国公一副有事要说的模样,知道又有新消息了。
“国公,可是有消息了?”一个勋贵开口问到。
成国公笑了笑,道:“在外面探听到的最新的消息,这次陛下运银子,确实运了不少,市面上传言是三四百万,六七百万个银币,其实,是整整五百万个银币,这个消息,是宝源局里出来的,应该是可信的,呵呵,据说,陛下这次翻了上十辆马车,打破不少箱子,被人捡走了几十万的银币,呵呵,宫里刚得消息,错不了的。”
自从琉璃斋传出了金山的名声之后,成国公就吃不好,睡不好了,琉璃斋是座金山,他知道,他一直就想把琉璃斋弄到手,不过,皇帝太强势了,弄皇帝的产业,朱纯臣还不想把自己的脑袋搭进去,所以,也就渐渐绝了这个心思,但是,听说这次皇帝要卖琉璃斋的股份,他那点心思,又被勾了起来,给弄得痒痒的,于是,皇帝的事,越发的上心,特别是皇帝银钱的事,越发的上心。他要通过判断皇帝到底缺不缺钱,好以此判断琉璃斋是不是真的要卖了,或者说,值不值得买。
“啧啧,我说,这事,可就稀奇了,你说宝源局到银行里才多远?还是在内城,这怎么就会被撞翻上十辆马车?丢几十万个银币?这事,也就是在我朝当今陛下这里才会发生,钱多的无处花,才会出这事啊从古至今,可听说过皇帝在内城被人抢了几十万银子的事?”一个勋贵调侃道。
“也是,这事,说明啊陛下手里的银子多的没地方花了,特意送点钱给老百姓呢,说明陛下手里的银子多呗,说明陛下不缺银币呗。”另外一个勋贵也调侃道。
“就是,我说,国公,那事,你就别想了,陛下根本就不缺钱,要卖琉璃斋这事,怕陛下原先是想卖的,不过又舍不得,又不卖了,如今流出的那点股票,怕还是陛下面己宫里的贵人,给的一点体己钱,陛下手里又不短银子,为啥要卖琉璃斋?即便是卖得千万两银子,可是,也毕竟是坐吃山空,钱变成了死钱,可就不经花了,那里有琉璃斋这个金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的好?十年,二十年之后,这琉璃斋显然的,可比一千万两银子值钱啊嘿嘿,说句大不敬的话,要是我,我是不会卖的,如今陛下是不缺银子,会弄钱,可是,我大明朝十几代皇帝,也就出了这样一位天子呢,往年那个天子不是过紧巴巴的rì子?陛下他能不给子孙考虑一下?十年一晃可就过去了……”一个老成一些的勋贵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劝朱纯臣不要老想着买琉璃斋的股票了,这事,在勋贵里,也不是什么新闻,朱纯臣想买琉璃斋的股票,可是又吃不准划算不划算,陛下卖不卖,又不敢到皇帝那里去问,于是,到处打听消息,这股票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纯臣这些天,可没睡好觉,琉璃斋是座金山,人人都知道,他朱纯臣更是眼馋得不得了,在勋贵里还有些分量的他,开始钻研这个东西,正路,偏锋什么的,反正,用了不少,就是要套出琉璃斋的消息,让他去问皇帝本人,他又没那个胆子,如今这天子,虽然年少,可是,确干了不少大事,那威严,算是起来了,朱纯臣说要去问陛下,又怕皇帝责怪他这点鸡毛蒜皮的事也来烦他,又没那个胆子。
朱纯臣本来还蛮高兴,不过一听众人的说辞,心里的鼓,又敲起来,七上八下,没了主意
第三百四十五章 各人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五章 各人的选择
七月二十二。
平台。
杨改革也正在召集自己的重臣,准备商议一下陕西的事,不管怎么说,这样大的事,自己不可能躲在家里一个人去cāo作的,得调集各方面的力量,集众人的智慧。
如今来的人,是这个帝国核心的掌管者。
平台里,比外面凉快一大截,杨改革受不了炎热的天气,于是,降温,就成了宫里一项大事,皇帝走到哪里,温度必须降到那里。
内阁,尚书们,在外面走出了一身汗,才进平台没多久,身上就干了,说不出的爽快,大臣们,也羡慕皇帝会享受。
“陕西的事,最终还是来了啊朕虽然早已做了准备,不过,没想到,还是来了啊”杨改革见人来齐了,首先叹息了一声,这历史的惯xìng,实在是强了些,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依旧未能阻止历史的脚步,当然,历史还是有一些偏转的。
“陛下,不用太过担心,文有徐子先在陕西移民,武有陛下的新军在那边,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施凤来劝解道。
“是啊陛下,不用太过担心,……天佑我朝,如今,让我朝提前得知了消息,可以从容对应……”张瑞图也如此说道。
重臣们也是纷纷劝解皇帝,皇帝的脸sè好像很差,好像受了很大的打击,在众臣看来,皇帝为陕西耗费了无数的心思,结果陕西还是有人造反,这对皇帝的打击肯定是很大的。
“陕西的事,是有所准备,不过,朕还是不希望生灵涂炭啊一旦这些人裹挟了大量的灾民,这事,又是个麻烦事啊”杨改革不住的叹息。自己穿越过来,面临压力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陕西造反,为此不知想了多少办法,事到头来,更是患得患失。
“算了,孙师傅,还麻烦先把陕西的情况说一下吧……”杨改革感慨了一番,心思逐渐的转变过来,开始忙碌正事了,开始吩咐孙承宗介绍陕西的情况起来
“遵命,陛下。”孙承宗如今,也回城了,开始全力替皇帝运作参谋部,替皇帝出谋划策,风已经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替皇帝听风,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