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史上宋朝往去越来越离谱,在史册里就记载过一桩嫁妆,五百亩良田,十万贯奁具,缔姻五千贯,各种纺织品衣服,最少达到二十万贯以上。若加上其他开销,那是往三十万上跑。秦桧老婆的嫁妆同样有二十多万贯。这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因为宋朝一直女多男少,所以嫁女儿往往十之**为了面子,都会严重倒贴。
暂时还未出现,宋九这次婚礼算是眼下的世纪婚礼。
从潘家往河中去,有一个段就是沿着皇城城墙走的,赵匡胤带着大臣们站在宣德门上看,看到了,对左右说道:“潘美这次放血本了,不要明年没有路费去潭州。”
赵普说道:“这倒是小事,老臣就担心宋九那小子家中往哪儿搁这么多物事,还有这些婢女睡哪儿?”
实际宋家那边也早有准备,多少担礼,要派人通知的,男方也要安排人接担,女方多少人挑嫁妆,男方就有多少人接担,甚至更多,还要寒喧打招呼。
压缩得不能再缩,因此宋九几个房客只好拼命地挤压空间,挪出空房间,困难就这两天,婚礼过后,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真没地方放,可以放在河洲库房里,或者作坊里。那时候空间就能挪出来,但现在不能动,因为有一个规矩,叫陈嫁,这些陪嫁的东西必须要明天全部摆出来,让贺客进来参观。
于是又挪出四间房。但估计还会挤得慌。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弯奔河中,不能走直线,这么豪华的嫁妆要多兜几个弯子,才能到夫家。嫁妆队伍到一处,轰动一处。还好,挑嫁妆的人都惦念着顺店的美食,没有耽搁太长时间,终于来到便桥,开始放鞭炮接担。
所到之处,全部瞠目结舌。
然后铺,十六个房屋铺得满满的,各种昂贵的嫁妆就不要提了,然后一个个看着那几对双胞胎,这也太牛了。宋九也啼笑皆非,先让她们安顿下来,就这些房子,大家挤一挤吧。然后将抬嫁妆的人接到河洲,顺店酒宴开始。第一天就是六十桌。
第二天还有,宋九要先在家拜祭祖先,然后带着礼物,与迎娶队伍骑马迎亲,有两种人是必备的,一是吹鼓手,二是官私**女,为什么要让**女迎亲,宋九也不知道。于是就请**女吧,将河洲上那些行首一起请来。到了潘家,还有种种礼仪,这是折腾新郎官的。过了许久,宋九头昏脑胀,潘怜儿上了花轿,又出来四对双胞胎,伴于左右。轿夫也要折腾,不肯走,于是念诗词,给利市酒钱,终于起轿。后面跟随着娘家的大队人马。
到了宋家,开始折腾潘怜儿与潘家人,要给钱,要用诗讲吉利话,然后撒谷豆,跨马鞍,进洞房了。大家伙儿一起去吃早茶去。按照规矩,宋九与潘怜儿还要坐一会儿,各坐一侧,这叫坐富贵。潘怜儿小声在盖头下面问:“坏人,多少桌?”
“别问,张博士与燕博士在张罗,多少桌我也不大清楚,有许多人还没有来,晚上才是正宴。”宋九知道,但没有答,怕破坏婚礼的美好气氛。坐了富贵,宋九出来,还要去河洲,拜见女方的各个长辈。
溜达溜达,天就到了傍晚时分。许多人就呆在顺店没有离开,去宋家干嘛,这么多人站都没有地方站。这时候重量级人物一个个到来,包括赵普赵匡义李崇矩楚昭辅刘温叟,若赵匡胤不是皇帝,他多半也要来了。
开始行拜堂礼,要拜男方的父母,宋九父母不在,大姐与大姐夫代替之,但他们在接受新人拜礼时,位置要偏一偏。然后拜家庙,没家庙就拜祖宗牌位。
还有,到洞房要喝交杯酒,又叫合卺礼。但这要过一会儿。拜堂结束,新娘子先扶入洞房,宋九还得要敬酒。并且要跑到顺店,再从顺店跑到各家酒肆。顺店挤了又挤,摆了整整二百十三桌,才将客人全部纳下。还有两河乡亲,又是两百多桌。这不能真喝的,若真喝不要去酒肆,随便在顺店那一层楼也轻易的放趴下。但还是让衙内们灌了许多酒下去。宋九头脑晕晕的来到各个酒肆,还是这边好,一个个体谅,勉强让宋九能踉踉跄跄地回去。
酒足饭饱,宋九花了多少钱,他现在不知道,诸衙内随着两家长辈过来,等宋九与潘怜儿喝过交杯酒后闹洞房。还得喝,只是一会儿功夫,宋九往床上一倒,真的趴下了。衙内们大笑,一哄而散。
第二天早上,宋九头痛欲裂的醒来,潘怜儿噘起小嘴说道:“官人,还没有揭盖头呢。”
这事儿整得,到现在才揭盖头,但外面太阳快要出山了,还算不算洞房花烛夜?(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皇后(上)
婚礼还没有结束,早着。第二天新妇要日拜,拜镜台镜子,这叫新妇拜堂,拜完了再拜尊长与亲戚,包括秦再雄。还要献一些彩缎等礼物,尊长也要回礼。然后女婿回岳家,谓之过门。
还有酒宴,但以妇人为主,也不多了,今天只有二十几桌。
主要是昨天顺店的用度。
用了多少钱,宋九不会说的,可外面有的是聪明人,而且宋九琉璃账目是曾经公布过的,要么河洲库房里的储钱,这个大家都知道有多少。结果一推算,八离不离十,居然还真算出来,差不多十八万缗钱。酒宴费用就达到十一万缗钱。宋九动了十万缗分红钱不算,因为试验用了五万缗钱,所以又挪用五万缗初夏时的储钱。
也不能完全说宋九花了十八万多缗钱,特别是顺店,那是京城有名的销金窟,也是心最黑的地方之一,利润惊人,会有近两万缗钱重新分到宋九手中。还有两万多缗的贺礼,以及潘家七万多缗的陪嫁,若是包括那十一对双胞胎在内,是近八万缗钱的嫁妆。
宋九还好一点,接下他还要用钱,并且不是少钱,可手头能转得过来。
那边就有些悲催,潘家面子得到了,可眨眼之间就从大康之家变成了小康,差一点快滑入赤贫人家。而且还没有完,成亲第三天后女家必须送彩缎油蜜与蒸饼,有一个夫妻感情好的喻意,这个钱不多,可关健盛油蜜的器皿。已经如此了,不能虎头蛇尾。因此必须用金缸。这叫三朝礼。接着再来,婚后七天或者九天。女婿再上门行拜门礼,女方必须要广设华宴,款待新婿,礼毕后女家备吹鼓送女婿回家。还有,满月大会庆,婿家要开宴,但娘家必须要送不菲的弥月礼。
直到这一天过后,娘家才不用陪钱了,媒婆子任务圆满结束。双方再给一个大红包,以后虽有礼仪,那是亲戚间的平常往来。钱多就多拿一点,钱少就少拿一点。
问题是宋九在顺店里办了酒宴,九天后潘家的会郎宴也必须在顺店办。这个酒宴不会太多,但也有二三十桌,就是按照宋九的婚宴标准来,一桌也有四百五十缗钱。那天许多菜肴用人多,食材不足做借口挡下去的。否则宋九的婚宴一桌还要增加两三百缗。潘家又找什么理由挡过去?因此只高不低。但也不大好说,自唐末后,就有一些骗嫁妆丑陋现象发生,因此宋朝律法严格规订。若是夫妻双方和离,必须将嫁妆退还给女方。
潘怜儿偏不乘车,要随宋九骑马。
宋九看着燕博士与张博士。两个博士装作未看到。
秦再雄哈哈一乐:“这才是油和着蜜,去吧。”
他是蛮子。无所谓,宋九又看着两媒婆。媒婆今天心态好一点,昨天世纪婚礼让她们回家去一夜都没有睡好觉,她们想了想,其中一人说道:“九郎,今天是日拜礼,主要是在你家拜尊长,娘家那边没有多少礼仪,你们夫妇成亲了,合乘一马没事。”
她们主持过许多贵人家的婚事,说没事,大约就是会没事,两人乘马来到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