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一品富贵木门是哪里的 > 第271部分(第1页)

第271部分(第1页)

芤病!?br>

赵普是阴谋,宋九是阳谋,打了一个旗鼓相当。

但在军事上赵普不大敢插手,这不是他所长,弄不好会自取其辱。因此缄默不语。

宋九还有一个上司。按道理曹彬是一号西府首相,他只是二号首相。不过曹彬这时候心情不大好,自己几个月前还说过,定难八州不会反叛,话音未落便反了,好说什么?

宋九继续往下说。

不管怎么说,李彝兴做得还可以,但赵匡胤待他也不差。

继续勾心斗角,宋九以前献了计策。赵匡胤未采纳,不是不重视西北,而是嫌宋九计策太过激进。

北汉皇帝刘钧乘宋朝立国未稳,勾结契丹与代北诸镇兵马兵阵黄河西岸。李彝兴派兵去麟州营救。刘钧只好撤兵,李彝兴向赵匡胤报功。似乎是有功,然而李彝兴这么做还是为了保住定难四州。而且从五代历史来看。赵匡胤虽没有现在宋九发达的情报系统,但直觉告诉他这个李家得注意一点。派五路节度使去了延州灵州一线。

李彝兴无奈。胳膊干不过大腿,于是献三百匹马。他识相。赵匡胤便赏了玉带给他。实际此时若是李彝兴有什么不好的举动,赵匡胤很有可能动手。西北五大节度使一个也不好惹!不过李彝兴没有把柄授之,赵匡胤又将重心放在统一中原上,继续超级羁縻之。

实际这时候西北诸族看到中原内乱不休,更替不断,渐渐有些看不起中原王朝了。李彝兴在还能将诸族约束住,李彝兴死了,李光睿继位。几个蕃部开始在北宋边境上做起打家劫舍的无本买卖。李光睿便默认了他们的行为。

他不管赵匡篆要管,迅速派兵让董遵诲将他们镇压,李光睿于是装模作样,向朝廷表示感谢,谢谢赵匡胤替夏州平定了叛乱。接着绥州刺史李光琇死,绥州动乱,这一回李光睿本领超强,迅速出兵,将内乱平定,扶持李光琇的儿子李丕禄为绥州刺史。这是害怕赵匡胤打着平定叛乱的借口借机出兵绥州。再与前面的诸族抢掠李光睿的表现,就能看到李光睿的心态。

他们对宋朝忠心很是质疑,手段却是十分高明。

再到潘美党进伐北汉,李光睿出兵相助,破吴堡寨,获无数牛羊铠甲,咱出兵了,咱相助了,咱好处也捞得差不多了。所以再等黄河冰封渡河吧,于是撤兵。再看折家是如何相助的?那才叫真正出兵相助。

赵匡义做皇帝,李光睿改名为李克睿,他境内却发生了一件事,一些羌人居然将灵州到京城进贡的贡品给劫了,董遵诲带着人去夏州,李克睿将劫匪找到,抢的贡品全部送回,又向朝廷谢罪。

要知道那时西北五大节度使是什么人?

赵赞延州、姚内斌庆州、董遵诲环州、王彦升原州、冯继业灵武。

这五员虎将个个都是李汉琼级别的重将。

现在军中有几将能达到他们的水平?就是有,也多放在河北河东了,哪里舍得个个全部放在西北?

但是定难诸族就没有将宋朝当作一回事。

无他,因为中原王朝对他们的优容,反而使他们对中原王朝轻视之心越来越重。他们开始向往一种自己的绝对自由,一种不受任何外人限制的自由,并且继续轻视中原,并且还要让他们时不时抢掠,继续象五代时那样。

所以这给了李继迁反叛的土壤与群众基础。

李克睿死,到李继筠,李继筠死,他儿子还小,于是立李继捧。然而李继捧能力不足,银州刺史李克远和弟弟李克顺起兵奇袭夏州,但走漏了消息,李继捧布下伏兵将李克远击杀。李克文上书朝廷。请召李继捧入朝。虽然各族暂时未作声,然而以前定难四州内乱很多。但都是自己解决了,什么时候借助外人?况且李继捧献出了定难四州。许多首领皆不服气。

这也是李继迁能迅速以几十人得势的原因。

李继迁敢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手下有一个汉人谋士叫张浦。

正是此人献计,李继迁出逃地斤泽,这里水土还非是象后世那么恶化,虽有风沙,可长着许多牧草,大漠又成了最好的掩护,离夏州只有三百里,与辽接攘。进可窥夏州,退可以逃向辽国避难。

地斤泽上有一些部族,虽在经济上附依于宋朝,但以奉拓跋为尊,当初李继迁官职管内都知蕃落使,就是管理这些部族的,在这里他有着威望,便于发起群众。

“陛下,不但定难四州。包括横山地区,灵武等处,都有这种轻慢中原的想法。如果粗心大意,可能整个西北会全面糜烂。”

“不会有那么严重……”曹彬道。但这一回他说得有些不自信。

“曹公,先帝时西北虽没有发生大事,乃是李将军。姚将军他们在西北,他们皆是一流的大将。而且先帝那时重心仅是南方,并没有真正动手西北。如今南方收回来,重心是北方,情况会是两样的。况且我朝能插足辽东,辽国难道不能插手西北?羊毛商路已经开通了,西北安,羊毛商路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西北乱,羊毛商路堵塞,就不能拉拢阻卜,分化契丹,反而我朝不得不用兵西北。一正一负之间,会产生多大的悬殊?”

其实主要还是李继迁是一个妖孽。

然而宋九说李继迁说妖孽,有何证据?

这时他十分庆幸及时赶回,将羊毛商路打通,不然都找不到说服的理由。

大家默然。

所谓的羊毛商路不仅是阻卜,包括吐蕃,甘州回鹘,以及西北诸族。

并且大家身上大多数开始穿上暖和的羊毛衫。

它意义还有,宋朝与大食交易,大食进口过来的主要是琉璃,香料,药材,棉布制品,毛毯制品,以及一些珠宝玉石。

在宋九推动下,琉璃制品反过来倒出口了,随着新式纺织机械开工,那么毛制品与棉布制品,也会反过来向大食倾销。贸易就会产生大量节余,宋朝会获得更多的金银,得以补充紧缺的货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