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一品富贵木门是哪里的 > 第354部分(第1页)

第354部分(第1页)

这支部队守城不是其强项,早憋着一股气。

将辽军杀得落水流水,辽国主力部队想要返回,杨六郎从容地带着背嵬军又撤回城中。

但这两战参战的宋军不足万人,河北还有八万军队在哪里?

赵恒没有立即动身,承平很久了,这么多军队调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还要准备大量的辎重粮草。

他从容地主办了这年的冬祭大典,不过他这份沉稳,让整个北方百姓感到心安。

直到冬月下旬,亲征大军开始出发,命李沆为东京留守,李著为大内都部署,权知开封府魏羽判留司,三司盐铁使陈恕为随驾转运使,以太子太师分司西京张永德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使,周莹为随驾前军都部署,邕州观察使刘知信副之,内侍都知杨永遵为排阵都监,保平节度使、驸马都尉石保吉为北面行营先锋都部署,磁州防御使康廷翰副之,洺州团练使上官正为钤辖。

庞大的亲征军队徐徐向大名府进军。

但这时候前线越来越危急。

河北真的有很多很多勇将,实际不用赵恒亲征,只要将李继隆往河北一调,利用河北的精兵猛将,就能将萧燕燕击败了。

然而这个主帅……

辽军进入保州与威虏军不利,不过萧燕燕立即看出来了,奇怪啊,为什么后方没有宋军援救,想了许久,哈哈一乐,大军挥军南下。

河北西部是山区,东部有许多沼泽,可是中部地区全部是坦荡的平原地带。当初建设那么坚固的堡砦,就是要联防,展开区域性的进攻,一步步将辽军拖得不能南下。

用这样的方式来形成防守。

辽军南下了,联防开始吧。但是傅潜却利用这些坚固的堡砦,将军队撤到堡砦里面,悬免战牌,坚决不战。无论谁请战,傅潜就是不同意。作为监军的秦翰请求也不行,做为成名已久的原定州主帅范延召请战也不行,作为原来河东的第一号主将石普以及宋九女婿地位远胜于史上的杨六郎请战同样被骂得狗血喷头。

副将曹璨坐不住了,问为什么。

傅潜从容答道:“敌人一鼓作气而来,战斗力旺盛,这时候出去作战,我们的锐气便会被挫伤……”

曹璨被傅潜的话活活气伤。

这便是宋九说的最大疏忽之处,非是赵恒不敢战,而是没有用好武将。那么多精兵猛将,那么多陆续修建起来高大坚固的堡砦,进可攻,退可守,还有许多骑兵,以及强大的背嵬军,就因为没有选好主帅,却眼睁睁地看着十万辽军在瀛州、冀州等河北地区肆虐,烧杀抢掠。(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原因

傅潜稳如泰山,可看到契丹人的暴行,有人坐不住。

在宋九记忆中,或者为了某种需要,淡化了辽国的一些行为,甚至刻意美化,实际辽国每次南侵种种做法,不亚于后面那些个倭国人。只要侵入到中原,由于打草谷制度,辽兵便化做了一只只饿极了的狼,将一切吞没。

范延召率领自己手下,不足一万人,不顾几百里的长途跋涉,冲向了瀛州。当然这一点兵力肯定是不足的,况且脱离了大本营。于是他向高阳关主将康保裔发出请求。

康保裔立即答应下来。

两军约好,于瀛州城下会合。

然而不是在附近作战,这么远,又多以步兵为主,因此迅速让辽军察觉。

萧燕燕先是派出大军将范延召的军队隔阻起来,重军发向瀛州西南的斐村。

第二天康保裔准备起程,将军队带到汇合的地点,然而四面八方都有茫茫无际的辽军围困上来。

那是无比惨烈的一战,不亚于史上的狼牙谷杨业一战。

面对着几十倍的辽军,康保裔一马当先,带着手下杀向敌人。几千宋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冲出第一层包围圈,但在第二层包围圈又被辽军缠上。

惨战一天无法突围,康保裔只好退回大营。

第二天继续开战,然而无论康保裔怎么拼命,杀了一人,却又涌上来两个人,杀了两个人,却上来了四个人。

“援军在哪里?”

没有援军。范延召被辽军堵住了,不得前进。高阳关副帅猛将张凝与李重贵闻听主将受困。率兵来救,可是傅潜死死将八万河北宋军按住不动。他们手中兵力太少,没有救成功,反而自己被辽军困住了,侥幸这两人十分凶悍,围困的兵力不多,杀了大半天,只能突出重围。

还有,赵恒闻听康保裔危险,立即派王荣率五千骑兵前去营救。然而路途太远了,王荣与他的部下差一点将马跑得累死,赶到战场时,辽军早就撤走,康保裔也全军覆没。

第二天康保裔、宋顺全军覆没,无一人投降。

赵恒大怒,立即发出诏令,让石保吉与上官正率领大军迅速北上,再命傅潜马上出击。趁辽军在斐村打得有些疲劳之时,两军夹击,击溃辽军。

这个策略没有错误,即便搭不成赵恒的心愿。那么也将辽军拖住,那么后面中军涌上,以及河北数万大军合围。萧燕燕不死也会脱层皮。

然而到了这时候傅潜继续稳坐泰山,即便赵恒诏书下了。他还是不出兵。

他不出兵,萧燕燕见好就收了。北方无兵,萧燕燕放心大胆地带着掳来的无数百姓财产牲畜,徐徐撤军。

赵恒差一点气疯掉了,便派王继英去定州传令,让傅潜来行营见驾。傅潜来了,说了n条理由,但赵恒不是小孩子,终于听明白了,什么理由都是浮云,贪生怕死才是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