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
不仅村里的村民开始堆肥。
就连隔壁的村子,十里八乡都开始了。
只不过,堆肥必须需要农家肥,村子里大多数人家只养了鸡,没养猪,就完全不够。
叶荞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在买下隔壁的庄子后,就养了大量的鸡鸭,以及上百头猪。
鸡肉养大了可以提供给炸串店。
鸡蛋的用处就更多了。
什么锅子店,炸串店,甚至她都可以安排人去卖鸡蛋灌饼,就能消耗这么多鸡蛋了。
鸭子可以用来做烤鸭。
鸭蛋更有用,咸鸭蛋里面的咸蛋黄做各种糕点非常合适。
总之。
叶荞安排人养了几百只鸡鸭。
有了这些鸡鸭,猪。
肥料的问题就解决了。
“赵管事,扣除庄子上自己本来就要用的,还剩下多少肥。”叶荞问。
赵文拿出一个本子,上面的数据记录得很清楚:“每日还能剩下一千斤左右,具体的斤数没办法确定,要根据当天的使用量和生产量,每日会有五十斤左右的波动。”
“嗯,你只需要记录下详细数据就行,这样有利于健康管理。”
叶荞对庄子上这些管事的管理也简单。
给他分红,每个月赚得越多,他的收入自然也就越多,再加上本来就跟府城里其他庄子上的管事差不多一样的月俸。
赵文本身又是下人,能拿这么多月银,做事自然按照叶荞说的来,一点都没有纰漏。
“是,小姐。”赵文慢慢的形成了记下这些数据的习惯。
“你把剩余的,就拿去卖给村子附近的,钱不用收太多,定价低点,不用给百姓带来负担就行。”
“好的,小姐。”赵文点头说:“这样还能处理多余的农家肥,对名声也有好处。”
名不名声的叶荞不在意。
她只爱低调。
“你安排人去卖,不要把庄子里的情况说出去了。”
“可王老汉经常来我们庄子……”
“庄子上的农田改善了吗?”叶荞反问。
赵文摇头,这个问题轻易能回答出来:“需要长时间改善才行,不过王老汉的建议很中肯,要想完全改变这个问题,应该需要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