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接回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围着观看,我和铁蛋的个子小,怎么挤都挤不进去,于是铁蛋就在人群外面抓着沙子向人群里扔,扔了就只刻闪开了,待受袭的人群骂骂咧咧地散开时,我们就往里面冲,银子也紧跟在后面。
我们一直挤到了人群的最里面。终于看到新郎官和新娘子。华哥的头发梳得光亮光亮的,还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第一次看到华哥这样的打扮,开始觉得特好看,但还是觉得不自然,就觉得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于是我们就不再看华哥了,眼光直盯着新娘子,新娘子很高很美,水灵灵的眼睛,*嫩的瓜子脸,红润润的嘴唇,还整了一个很漂亮的发型,看起来就像铁蛋表哥贴在家里的那些明星一样的漂亮。
我们还想再多瞧几眼时,没想到被主持婚礼的那帮人一人拉一个地将我们俩拉出来了,还冲我们骂道:“小屁孩,看什么看。”说得很多的村姑听后乐得哈哈大笑。有些阿姨还逗我们说:“把裤子脱了瞧瞧鸟子多大啦,改天阿婶也给你介绍一个?”说得银子在旁边直乐,这时一位阿婶又发话了:“人家铁蛋也用你介绍呀,等银子长大了,就娶银子得啦。”银子一听,立刻止笑红着脸生气地冲过来,铁蛋也急得当场就抓起一把沙,“瞧瞧,我说准了吧,两人都过来了,多像一对呀。”这时正在洗碗的那位阿婶更肆无忌惮了。没想到,铁蛋举手就把抓在手中的泥沙朝阿婶扔去。阿婶躲不开,沙子撒得阿婶满头都是,气得阿婶丢下碗去追铁蛋,其它妇女见后笑得更利害了。铁蛋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没一会就溜跑了。我和银子也跟着离开现场去追铁蛋了。
直到开席的时候,我们才回来。在村里办酒宴,人多座位少,小孩子是没有位置坐的,个个都是手拿着碗和筷子在席间来回走着,看见哪桌有好吃的就把筷子伸过去夹,有时亲人看见我们时,也会疼爱地帮我们夹出一些好吃的菜来。上课时间快到的时候,我们也不管吃饱没吃饱,都丢下筷子回学校上课去了。
下午放学后,我们又跑过来玩了,此时的酒席早就散了,村里的老人妇女都回去干农活去了,摆在院子里的桌椅早就收了起来,满地的垃圾还没来得及处理,鸡骨虾壳扔得门口满地都是,招来了满地嗡嗡乱窜的苍蝇。几只饱撑着圆肚的家狗在院里外面来回地行走着,时而嗅嗅这,时而嗅嗅那,但没有一只对地上的骨头感兴趣了。此时,村里有很多的青年都还在,他们已经进入屋里喝茶了。那时候,我们故乡没有闹洞房的习俗,一般是在结婚那天宴请大家吃一餐表示表示一下即可。然后新郎会召待年龄差不多的未婚青年一起喝茶聊天,直到下午他们离开后,宴席才算结束。
在傍晚的时候,村里那些青年陆续地出来了,有很多脸上的酒晕仍未消息。他们说着笑着从我们的身边走过时,有个叫青哥的蹲下来,眼睛精鬼精鬼地瞧着我们,突然问我们:“你们想不想吃糖果?”
“想!”我们想也没想就回答了,还以为他们的口袋里装有糠果呢。
“那我教你一个可以吃到糖果的方法,今晚华哥房间的灯熄灭后,你们就躲藏在华哥的窗外,如果听见里面有响声时就敲一下窗,就说你要吃糖果,华哥一定会给的。”青哥刚说完,其它的人都嬉哈哈地笑了起来。
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笑得那么开心,但对青哥的说法还是不信,不由怀疑地问:“这样做,华哥真的会给糖吃?”
“那当然,实话告诉你吧,这是咱们这里的风俗,”
“这是咱们的风俗吗?怎么我们都没听说过呀?”
“哟,你们才几岁呀,这些风俗怎么会有人告诉你们呢,风俗是这样说的,新婚之夜敲窗是吉兆,表示王母娘娘送子来了,王母娘娘都送子来了,要几个糖怎么会不给呀?”又有一个人接口道。
“哪有王母娘娘送子的事呀?”青哥见我们这么问时,就起身道:“不是王母娘娘就是观世音。反正这是真的,信不信由你们,要想吃糖今晚就去试试。”他说完,哼着小调,拉着其它几个人醉醉歪歪地离开了。
青哥他们一伙走后,我和铁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突然,铁蛋说:“反正今晚也没事,要不咱们试试?”在铁蛋的怂恿下,我也答应了他。虽然我们都不大相信青哥的话,但是那个年代,吃海鲜容易,吃块糖是很难得的事。
吃过晚饭后,我找个借口从家里溜了出来,我刚出来时,铁蛋就在我家门口等我了,我们就一起来到华哥家的附近玩,等了很长时间,华哥家的灯都是明着,我们在巷子里坐得无聊了,就举着手电筒和铁蛋追蟾蜍玩,看见一只就跑过去踢足球似的一脚把它踢飞了,然后继续寻找第二只。
我们不知道玩了多久,才等到华哥房间的灯熄了。于是,我们悄悄地爬过去,躲在窗外,听着里面的动静。过了很久,里面一点声音都没有,倒是围在我们身边转来转去的蚊子呼呼地叫个不停。我被蚊子咬着了,不由用力一拍时,只听见“叭”的一声响,也不知道是否已经将蚊子打死,却惊醒了屋里的华哥。只听见华哥冲着外面问:“谁?”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这里又听见新娘说道:“别理了,可能是老鼠吧!”于是,屋内恢复了平静,我正想逃走的时候,铁蛋拉了我一下,我们侧耳一听,屋子里传来了华哥和新娘小声说话的声音,但声音太小了,根本听不见他们在讲什么,这时,突然铁蛋大声地敲打着窗户,大声说:“华哥,我们要吃糖!”“吃你妈个屁!谁?”华哥在屋里叱道。“华哥,我们是送子的王母娘娘,不给糖就罢了,怎么骂人呀?”“谁?你等着,我这就给你送糖去——”“算了,小孩子不懂事,别理他们了。”“没事,好像是铁蛋的声音,我去教训一下这帮契弟仔!”这时,屋里的灯亮了,吓得我俩连滚带跑地逃走了,没跑多远时,背后就闪过几道灯光,还有华哥和他爸的叫骂声。
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出门到学校了,接下来有好几天放学了都不敢回家呢。在路上远远看见华哥就躲开了。听说后来华哥还跑到铁蛋的家去找他的,铁蛋的爸爸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时,还把铁蛋狠狠地抽一顿。好在铁蛋一口咬定只是他一人干的,所以我才意外地逃过这次的皮肉之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大人那么生气。但是我们当时可以肯定的是,那时我们被青哥戏弄了,我们那里根本就没有这一风俗,都是他们编出来的。我们很懊悔自己的笨,笨得给青哥哄得团团转。
这件丢脸的事,我们没跟胖子华说过,更不好意思跟银子说了,这就成了我们的秘密,就像上次在山沟里爬树滕遇见蛇那次一样,我们谁都不再提起了。好在铁蛋挨打之后,这件事也就总算是过去了。
第十五章:捅捅马蜂窝
那时,每逢星期天的时候,我们都要帮家里干点活,有时到森林里去扒柴,有时到山坡上放牛,有时要到田野里去给牛割草。扒柴及割草的活儿多半是女孩子去,我们去的话往往还要帮她们挑回来,一点都不好玩。相比之下,我们还是更喜欢到山上去放牛。只要将牛往山上一放,牛就自顾吃草去了,我们也忙碌开了。这时候山上的山竹果已经开始红透了。酸酸的野生山竹果挂得满枝都是,绿绿的,青青的,也有黄黄的。绿的还不能摘,青青的摘下来后还要拿回家里放在谷糠里等几天才熟,只有黄黄的那种直接摘下来就可以吃了。野山竹吃过之后,会在牙上留下一层黄色胶,很难清除掉的。而且不能吃多,吃多了会便秘,我们曾见过那些吃多的小孩呵不出屎,往往挠着屁股让爸妈用树枝帮忙往外挖。
山上除了山竹,还有黄酸果、碗豆般大小的黄酸果还没成熟的时候是青色的,我们就拿它当子弹。先准备好一支两相通的小竹筒,再准备一支可插入竹筒的小竹枝,记得小竹枝要比竹筒短一点才行,然后在小竹枝的一边装上手把就可以用了。使用时先将一颗黄酸果塞进竹筒内,用小竹枝顶到竹筒的前端,又在后端装上一枚黄酸,然后通过小竹枝用力往里面一捅时,在空气推力的作用下,前端的那颗黄酸果会“啪”的一声射出去,我们叫这种玩具为“炮筒”。
如果是在竹筒的中间端挖一个洞,装上一个大一点的竹筒,形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子弹”可以自动从上方的大竹筒里往下掉进小竹筒里,那叫“机光枪”,可以连续打很多颗“子弹”的。
我们有时拿着这样的“炮筒”和“机光枪”一起战斗,往往打得双方的脸上头上身上都起了很多的红点和红疙瘩。回家时自然少不了一顿骂。如果黄酸果变成红色的时候就可以吃啦,捋一把放在嘴里,酸酸的,有一点点涩。黄酸果要待到由红变成深红的时候,涩味才会去掉的。当黄酸果由深红变成黑色时,这时候才算是完成熟透了,这时候的黄酸最好吃,酸酸的,甜甜的,特好吃,小时候都不知道吃了多少。
每到黄酸果成熟的时候,我们最爱用裤子将上衣束起来,然后一把把地装入上衣里,有时装多了,把衣服胀得鼓鼓的。我们干脆就抱着肚子上的黄酸,学着胖子迈着八字脚走路,引来路过的大人不住的笑,他们的笑更引起了我们的表演欲望,有些小孩子干脆学孕妇走路啦。除了野山竹、黄酸果,还有乌稔果、杨头蔓以及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儿。山上最好吃的应算山稔果啦,可是山稔果要待到六七月才成熟。
此时大部分的山稔花已经稠谢了,枝头上挂着一个个灰白色的小山稔。要是在春季里,山上的山稔花特好看,我喜欢一枝枝地折下来,绑成一团团的,再挂在松树上,远远看去,似乎松树上长出了山稔花呢。如果是春季的时候,银子最爱画的就是山上的山稔花。要说此时的山上也有很多野花的,而且不比山稔花差,特别是那种长在山脚下的野牡丹就是这个季节开花的。紫红色的野牡丹有拳头那么大,早上七八点的时候开得最艳,而且会吸引来很多的蜜锋。就算在中午时候,那些花儿在艳阳下也不枯萎。直到傍晚来临时,它们才悄悄的萎缩成了一团脱落下来。
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我们除了摘野果吃外,有时也会找几个人一起去捅马蜂窝。如灯笼似的马蜂窝有的高高地吊在树上,有的就依在松树梢上。大的有脑袋那么大,小的只有拳头那么大。我们最喜欢捅小的那种,小窝的马蜂一般就是四五个,多的十来个,我们用竹竿打掉下来后,就开始跑得远远的,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候再回来看,那几个马蜂早已不知去往,或是停在原来建窝的地方重新修筑。
就算我们跑过去拾掉在地上的马蜂窝时,它们也很少飞下来攻击我们。除非是马蜂窝里有还没逃出来的马蜂,所以我们平时都是在靠近马蜂窝时,先远远地用竹竿动一下蜂窝,看没动静时再拾。我们将拾回来的马蜂窝放在火堆里烤,当窝中的蜂蛹发出阵阵香味时,我们就将烤熟的蜂蛹一个个挖出来吃了。遇上胆子大的小孩子根本就不用烤,直接将活生生的蜂蛹一个个丢进嘴里吞了。听说那样的味道更好,但我每次看到蠕动着的蜂蛹就觉得恶心,更不用说生吃啦,至于生吃的味道怎么样至今都不知道。
有一次,我们发现要马尾松树下挂着一个有脑袋那么大的马蜂窝时,大家都非常高兴。于是就商量着怎么样把窝里的蜂蛹弄到手,最后决定用火来烧。这时铁蛋找来一枝足够长的竹竿,竹竿的末端绑上一把稻草。我从家里偷了一些煤油出来了,然后就在稻草上倒上这些煤油水,接着胖子华点火,铁蛋将点着的火把往马锋窝下端一放,其它人就每人拿一把树技掩护从窝里生逃出来的马蜂的攻击。随着一阵阵的烤焦味传来,一个个的马蜂从窝口往下掉,翅膀早被火浇没了,在地上挣扎几下才死去。也有的刚掉到地上时早变成了一团焦炭。也有刚从外面回窝的马锋,一见窝边的火,不敢靠近,只是呼呼地围着火堆转,或是冲向举火把的铁蛋,这时我们就得一齐举起树枝将它赶走。直到将窝里的马蜂全部烧死时,我们才敢将蜂窝捅下来,怕窝里还有没烧死的马蜂,就把整个蜂窝放在塑料袋里闷了近半个小时,才将它拿到空旷工的地方再你一块我一块地将整个巢瓜分了。然后大家就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地把蜂蛹从那一层层的巢里拿出来烤着吃。
捅马蜂窝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马蜂平时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只有受到威胁时才会蜇人,捅马蜂窝时稍不注意就会被蜇。被蜇时不觉得多疼,只是有点发麻,待到长出一个大大的红包时才开始发热发疼,而且红肿块往往几天才会消失。那是因为马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支螯针,蜇人时能排出毒液,对身体刺激后产生的结果。
那时候听说还有人曾被马蜂蜇死的事呢。传闻最广的就是那个“傻子掏马蜂”的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传说有一个傻子发现了一个蜂窝,他很想吃蜂蛹,但又怕被马蜂螯,当他想出了一个方法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急忙跑回家拿来了一个大麻袋,将袋口朝下,然后自个钻进麻袋里,镊手镊脚地走进马蜂窝,当他通过麻袋的小孔看到马蜂窝时,就伸手将马蜂窝摘了下来,没想到,成千上万受惊的马蜂嗡嗡地冲过来,纷纷围着大麻袋乱叮,马蜂停在麻袋上,通过麻袋的小孔将末端伸进里面蜇得傻子哭爹叫娘,倒在地上乱滚时,马蜂又从麻袋口飞进里面蜇,就这样,可怜的傻子不知被马蜂蜇了多少次,整个人都变成了胖猪,被人救回家后,连续发高烧几天后就死了。
那时候,如果有人被蜇时,往往有人会取笑道:“你怎么不披口麻袋去摘呀?”小时候我也曾被蜇过多次,每次被蜇后,妈妈总会将大草蔻和艾叶一起捣碎来擦,擦的时候很疼,有时疼得我们有好几个星期都没人敢提捅马蜂窝的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六章:上坡挖沙神
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有不少的小孩子喜欢挖“沙神”。“沙神”是一种生活在草地上的蜥蜴,成熟的大约有20厘米长,平时是灰褐色,雌的身上伴有浅黄色的斑点,雄的伴有红斑点。如果在太阳下做日当浴时或是受到惊吓时,雄蜥蜴的肚部会扩张开来,露出一大片的艳红色,惋如一片红色的叶子。
“沙神”最喜欢晒太阳,特别是中午的烈日下,它会跑出洞来,卧在细沙上,拖着肥厚的尾巴,昂着头,张着嘴晒着太阳,一有蚱蜢什么的活动时,飞快地爬过去捕住,几口就吞下去了。晒足太阳后,它并不急于回洞,而是爬到附近的小灌木下呐凉或捕食。只有发觉周围有威胁时,才一溜烟似的跑回洞里去。蜥蜴洞扁扁的,特别容易辨识出来。但是洞口一般比较隐蔽,而且狡猾的蜥蜴往往在洞的周围挖很多个深浅不一的洞穴,让你往往不知那个才是真的。
那时候,我们一般是挑洞口光亮光亮的那种挖,挖时也需要特别的小心,特别是快到洞的尽头时,稍一大意,它就立刻冲出,飞快地向附近小灌木丛逃去,快得让我们想追都追不上。有时追上也不敢伸手去捉,在地面上时不像在洞里那么好捉,虽然可以被你捉住,但也会被它咬得皮破血流。这可是一件很不合算的事,所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