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失踪了一年的小姨带着一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到了家里,开口就说要结婚。那男人是个混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外公一家看到这男人一致反对这门婚事,让小姨跟他断了,结果小姨死活不同意,不仅说了好些伤父母的话,还说两个人已经住一起了,又说她的事情让外婆他们少管,她回来就是通知一下。
外婆为此又被气病了一场,外公也被气的不行,最后摆摆手,说:“反正你的事情我们也管不了,只要你以后别后悔,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然后小姨就这么假了,只不过结婚后那男人的一切陋习都暴露了出来,虽然不赌钱,但是吃喝嫖一样不少,还不愿意赚钱养家,没钱了就找小姨要,不给就打。
小姨的日子过的苦了,心里就更加的怨恨外公外婆和顾妈她们了,觉得自己这一切都是他们害的。有一次来家里,甚至还说,当初但凡能有个人出来阻止一下,她也不能嫁给那个混子过这种苦日子。大姨可不是好相处的人,当下就反驳道:“我们当初倒是阻止了,是谁寻死腻活的?又是谁说她的事情不要我们管的?”
一句话把小姨给堵得哑口无言,这姐妹俩感情本来就淡,那以后也结了梁子,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要不是后来小姨也生了孩子,知道当父母的难处,多少理解了外公外婆,看在他们的面子上,说不定就真跟大姨不来往了。
顾小懒回想了一遍关于小姨的那些往事,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到了大舅家,才刚进门,就感觉屋子里的气氛异常的压抑,阴沉沉的。连一向未语先笑的表姐艾晴晴都一脸官司,顾小懒不由得扬了扬眉。这又是出了什么状况了?
顾妈抿了抿嘴角,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和无奈,每年都要闹上这么一回,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大姐又嘴碎的得罪了小妹,搅得一家人都不得安宁。不过想到自己那个小妹,顾妈心里也是一阵叹气,她就是太固执了,这么些年好多事情都是,要不然也不能把日子过成现在这样。
顾爸倒是很有眼色,见屋里气氛不对,就自动自觉的将带来的东西送进了厨房,大姨夫夹在老婆跟小姨子中间正愁想不出躲开的理由呢,看到顾爸进来眼睛不由得一亮,遂说道:“二弟,你今天又拿什么好吃的了,我瞅瞅。”说完不等大姨他们开口,三步并作两步,大跨步的跟着一起进了厨房。
大姨夫虽然势利精明脸皮厚,但是对顾爸却是打心眼里看重着,读书人就是有点子,种地都能发财,他这样的泥腿子跟人家比真是没得比。看着顾爸最近几年地越种越好,心里是真的佩服。
“又怎么了?”顾爸忍不住朝客厅里瞟了瞟,问大姨夫。
大姨夫被顾爸问道这个,顿时一脸官司:“别提了,说起这个就让人怄火。”然后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跟顾爸说了,“艾柳跟她家那口子因为钱的事儿打了一架,鼻青脸肿的不说,还是一个人回来的,连孩子都没带出来。”
顾爸听完也是一脸官司:“艾柳家那丫头也有十五了吧,她妈要回来外婆家,她都不跟着一起来?”这也太不懂事了。
提到那个侄女,大姨夫就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还不都是因为那丫头!你说她一个小丫头,不好好念书净想着跟人攀比,听说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家里人去S市给买了一台收音机,拿到班里显摆了一回,然后拿丫头就回来跟艾柳吵着闹着要她也给买。那收音机也不知道是啥牌子的金贵货,居然要小三百块钱,艾柳在砖厂给人推砖,一个月都不知道能不能拿这么多的钱,艾柳也是惯的她,要去市里给她买五十块钱收音机还不肯要,非要跟那同学一个牌子的。”
说到这里,大姨夫撇了撇嘴:“艾柳她男人正好回来听到了,就闹着要她把钱给他,艾柳不肯,两口子就吵起来了,后来吵红眼了就打起来了。”大姨夫对小姨夫真是看不上,连客气一声的小弟都不叫了,可见心里有多不待见他。
顾爸心里也忍不住摇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别人同情不来。
不过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挑眉:“那艾柳这次回来……”
“你没猜错,就是回来借钱的,说要给她家那个不懂事的丫头买劳什子录音机。”大姨夫连带着连那个侄女都看不上了,忍不住哼了一声,“看把她给惯的!”
顾爸对此不置一词,到底是小姨子家里的私事,他这个做姐夫的不好去管。再说了,疼闺女也有他一份,他还真没那个立场去说什么,只不过个人秉性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罢了。像他家那个小丫头,虽然性子霸道了点,但是好歹不像甜甜(小姨家表姐)那样任性不懂事。
顾爸其实是被自己的私信蒙了眼,谁家四岁小孩儿能因为老爸揍了两巴掌就敢闹离家出走的?这还不任性?只不过小丫头鬼头鬼脑的,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并且有办法蒙混过关而已。
穿的跟个棉球似的顾小懒艰难的挪动着自己的小短腿儿跟在顾妈后头一起进了客厅,打眼就看见跟外婆一起坐在沙发里的小姨。这会儿她真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着,一会儿埋怨父母偏心不让她上学,一会儿又说自己命苦,老头不公。一会儿又说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是真心为她着想的。反正颠来覆去的,都是一个意思,今天要是不借她钱,那就是对不起她。
大姨为人本来就刻薄,跟小姨更是不合,没一会儿就烦了:“你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当初咱爸花了多少心思,才让你进了县里那家国营的纺织厂?你倒好,才干了三天就撂挑子不干了,我都还没那份好待遇!
再说你嫁人的事儿,当初是你自己要死要活闹着要嫁的吧,我们这一家子哪个没站出来反对,最后又是谁说不后悔的?现在吃了苦就来埋怨我们,没那道理。
你说爸妈偏心,那咱们现在就好好合计合计,大哥是家里的长子,爸妈以后要指望着他养老供他念书那是应该的,咱不说什么,就光说你,你成绩差成那样不照样供你到初中?还有你结婚的时候,咱妈都被你气病了,不照样省了看病的钱也要给你置办一份嫁妆?那自行车,缝纫机,梅花手表大家明眼看着呢,咱们家三姐妹里面就你的嫁妆才这么的风光体面。我跟你二姐当初可就给了几床棉被,你还不知足。别以为咱家都欠你的。”
大姨越说越生气,一张胖脸都涨得通红。
顾妈在一旁听了顿了一下,停了好几秒才开口道:“行了,都是自家姐妹,这事儿也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还提它干什么?”
大姨气道:“二妹,不是我说你,你就是脾气太软和才能被这么欺负,反正我是咽不下这口气。你问问她,每次回来都一脸官司,跟谁欠了她钱似的,我们该她的?我们受委屈的都没提,她倒好,还老是提起这个,这不是往我们心窝子里撒盐吗?爸妈都偏她了,还说爸妈偏心!”
小姨一听大姨的话,顿时就跳起来,嘴里嚷嚷着就要跟大姨打起来,大家一看不对劲赶紧过来将两个人拉开,免得真打起来。这大过年的,自家姐们回门却在娘家打起来了,要是见了血多晦气?就是不见血,这事儿传出去也够丢人的,想想都觉得膈应。
“好了,谁都别说了!”外婆这个时候发话了,“要是你们还想让我多活几年,就不要跟这儿闹腾。这事儿谁也不怪,要怪就怪我跟你爸没本事,让你们都跟着受委屈,等来世一定要擦亮了眼睛,可千万别再找我跟你爸这样没本事的父母了……”外婆没说完,就哭了起来,显然是被大姨和小姨的话给伤着了,伤心了。
大舅心里也是腻味的不行,这两个妹妹没一个省心的,一碰头绝对闹起来,好好的一个年就这么给搅合了。
真是乌烟瘴气,烦死个人!
顾小懒这个时候才好容易挪到外婆跟前,也才能够细细地打量小姨。小姨虽然比顾妈还小一岁,但是常年劳作,看着比大姨还老气,可能是生活不好的原因,人瘦的厉害,干巴巴的,那眼角的皱纹深的怎么都抹不去,身上一身半旧的红花袄子,一看就知道是平时舍不得穿,专门留着过年走亲戚才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