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既然父皇无碍,儿臣也放心了。”景王抱着头仓皇而逃。
吴节心中突然对嘉靖佩服到极点,其实他也知道嘉靖身上早软得没有任何力气,可偏偏能强提起一口气来,不愿意让别人,甚至自己儿子看到他已经到了快死的地步,也免得朝局出现动荡。
这个嘉靖,心思深着呢。
第四百六十八章李成梁
作为一个君王,在没有咽气那一天,就不能放松了手头的权力。
特别是在病得严重的时候,更是要小心提防,牢牢地将自己病危的消息控制住。
否则,别人在知道自己无力控制住局面的时候,未必不乘机做乱。
真到那个时候,还真要死无全尸了。
嘉靖熟读史书,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可发生过很多次。齐桓公、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大丈夫,掌握天下一辈子,岂能在死前被人操控?
但吴节还是看到嘉靖的腿在微微颤抖着,显然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只不过用强大的意志坚持着罢了。
忙上前一步,将皇帝扶回椅子上。
嘉靖朝吴节点点头:“吴节,你念得不错,继续。”
接下来半个时辰,吴节将今天的章节念完,又协助皇帝处置完手头的政务。
到后世北京时间下午四点钟的样子,皇帝就开始发热。
吃了些东西,躺回床上不片刻就昏迷过去。
看来,李时珍所言非虚。
接下来几日,依旧如李时珍所说,嘉靖服了药之后,每日都会醒过来两个时辰。
而被嘉靖通骂之后,景王这几日倒是不敢出现。只胡大顺和胡元玉来过两趟,问嘉靖打不打醮,估计是来观察嘉靖的身体状况的。
可怜嘉靖时间宝贵,哪里还有心思搞这种宗教活动,就让二人退了下去。
虽然嘉靖口头不说,但吴节却也知道皇帝这是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了。
目前对嘉靖而言最大的后事就是为自己,为自己的父亲正名,因此〈兴都志〉才是最要紧的。
一但清醒过来。就催吴节交稿。
吴节现在是火力全开。以每天一万字的速度抄下去。
“吴卿真神人呀!”手头积压的政务也处置得差不多了,空闲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嘉靖感叹:“从古到今。编辑史书者,又有谁比得上卿的速度,有时。朕就怀疑你不是凡人。录取你做状元,是朕这辈子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
吴节正要谦虚,嘉靖突然道:“吴节,传朕的口喻,让尚宝监将皇帝行玺送过来,放在朕手头。”
听到这话,吴节心头一紧,忍不住起了个念头:皇帝这是要留遗诏了。
这个时空因为没有唐宋两朝,朝廷有些制度还依稀带着汉制的影子。比如皇帝所用的玉玺就有六枚。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谓之“六玺”。
这六颗玉玺用处各有不同,比如皇帝行玺就是用来册封的。难道是要立皇储了?
作为臣子。吴节自然不敢多问,就亲自拿了皇帝手谕去办了这事。
皇帝接过玉玺之后。贴身收藏了。
实际上,李时珍的药也怪,嘉靖一吃了,就会清醒过来,虽然看起来还很虚弱,可能说能动,看起来跟正常人一样。
黄锦那日的话说得明白,一旦吃药之后,皇帝依旧不能动弹,就是到了最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