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向喜欢在草原上搞平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以极少的兵力达到控制草原的目的,但这需要极为高超的手段,他活着的时候倒也没什么,可是等到他去世后,大唐的边患就越来越严重,胡人的势力也越来越强,最后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也标志着大唐由盛转衰,甚至之后的大唐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当初无忌不是已经定下了三步走的策略吗,咱们先灭突厥,然后再分化瓦解草原上的势力,最后才能想办法彻底的消灭北方草原的威胁。”李世民倒是十分耐心的解释道,不过说话时还是加重了“分化瓦解”这四个字的分量,实际上他依然想在草原上搞平衡。
“陛下,臣对无忌兄的草原策略也十分赞同,不过分化瓦解的办法也有许多种,比如突厥被灭,那么剩下的突厥人归顺之后,陛下恐怕会把这些突厥人交给突利,然后通过突利控制这些突厥人,可是突利现在就敢这么嚣张,若是日后实力壮大,陛下有把握控制住他吗?”李休这时也十分耐心的解释分析道。
“区区一个突利而已,如果他敢有二心,大不了换一个人来顶替他就是了!”李世民却毫不在意的道,等到灭掉了突厥,愿意效忠大唐的突厥贵族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换掉一个突利容易,可是只要突厥人生活在草原上,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日后就不会反叛!”李休一脸郑重的再次道。
“生活在草原上?你的意思是……”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有些震惊的看向他道。
“陛下猜的不错,臣以为灭掉突厥后,不宜再将突厥人安置在草原上,否则日后必定生乱,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内迁!”李休当下颇有些无奈的开口提议道。
想要彻底的解决掉突厥人有两个办法,一是把所有突厥人都杀光,但这根本不现实,而且还会激起突厥人誓死反抗,甚至会把大唐也拖入到战争的泥潭里。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突厥人同化掉,让他们完全忘掉自己的身份,加入到大唐这个大家庭中,为大唐的兴盛增砖添瓦。
“内迁吗?”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这个提议却是皱起了眉头,过了片刻这才为难的道,“内迁倒是一个办法,可是突厥人生性野蛮好斗,习俗也与汉人不同,如果把他们内迁的话,恐怕很容易与大唐的百姓发生冲突,到时说不定还会引发什么乱子,所以这个办法恐怕并不怎么容易执行下去。”
“陛下,臣的内迁之策与您想的并不一样。”只见李休这时淡然的一笑,随后这才开口解释道,“我大唐国土广阔,但人口却并不是太多,除了关中等繁华之地外,很多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特别是南方等地,那里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却因无人开垦而只能长草,实在太可惜了!”
“南……南方?”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这个提议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现在的南方可不像后世那么富庶,虽然经过三国与两晋的开发,但是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是穷山恶水、瘴气横行,天气又炎热,人到了那里很容易就生出各种疾病,大唐流放犯人都是往南方送,由此可知南方一些地区环境的恶劣。
“今年的旱灾陛下也见到了,相比之下,南方的水网密布,几乎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比如太湖流域,只要治理得当,就可以得到无数的良田,而且咱们又有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而且红薯栽种容易,只要栽到地里就能长,哪怕是那些突厥人不懂得耕种技术也没关系,这简直就是天生给突厥人准备的作物,只要他们愿意种,日后肯定不用担心饿肚子!”李休很是认真的说道。
把突厥人迁到南方去开垦荒地,这就是李休所谓的内迁之法,而且还十分好心的为他们准备了红薯这么高产又容易种的作物,至于南方的条件恶劣,突厥人到了那里会不会水土不服之类的,这就不是李休要考虑的,反正又不是真正的大唐百姓,死了也不心疼。
“让突厥人去开垦南方的荒地?你这个办法真是……”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总算明白了李休的意思,只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办法,从大唐的角度来看,这个办法的确是一举两得,即解决了突厥人的威胁,又能增加南方的种植面积,只是让突厥人这种游牧民族去种地,而且还是去湿热多瘴的南方,到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而死在那里。
“可是如果去了南方的突厥人反抗怎么办?”李世民考虑了许久之后,忽然再次有些担心的道,毕竟突厥人也不是傻子,前期大唐还可以用欺骗的办法将他们迁到南方,但万一他们发现被骗,并且起兵叛乱的话,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第五百六十八章 婚礼变慈善
李世民担心把突厥人内迁到南方后,这些突厥人可能会闹事,不过李休却丝毫不担心,游牧民族之所以敢于南下抢掠,最大的依仗就是胯下的马,这样就算是打不过也可以逃跑,可以说马匹就是他们的双腿,草原上的成年男人几乎都是罗圈腿,这也是骑马落下的毛病。
但是如果把突厥人迁到南方,那里水网密布,别说没有马让他们骑,就算是有马,恐怕他们也骑不了,可以说只要去了南方,这些突厥人就像是失去了双腿,就算是真的反叛,恐怕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更何况在迁移的过程中,大唐还可以做很多的手脚,比如控制他们的家眷、粮食等等。
听完李休上面的解释,李世民忽然有些同情起那些突厥人来,虽然突厥是他的敌人,但他还真没有像李休这样想把突厥完全的抹掉,不过李休的这个办法倒是一举两得,即能消除大唐的威胁,又能为大唐增加粮食产地,所以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看到李世民终于同意了自己的意见,李休这才松了口气,虽然现在说这些可能有些早,但北方草原对中原的威胁实在太大了,而且今天定下了对突厥人的处理办法,也可以为日后大唐处理北方游牧民族立下一个标准,无论是薛延陀还是回纥,日后都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来处理。
正事聊完了,李休这才起身告辞,李世民也亲自送他出了两仪殿,等到他回到家里时,都已经是深夜了,家里的孩子也都已经睡了,不过平阳公主和衣娘得知他回来后,都亲自起床让人给李休准备晚饭,一直陪着他吃完饭这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李休没有去农部,而是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本来他还想睡个懒觉的,但是却被晋儿这个调皮鬼给吵醒了,然后一群孩子拉着他要听他听外出的趣闻。
李休无奈之下,只好把关中各地的灾情讲了一遍,特别是重点描述了一下那些百姓吃不上饭,只能以野菜充饥的情形,以此来教育这些晋儿他们不要浪费食物,毕竟天底下有太多的人连饭都吃不饱,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亲眼见过灾民的情况,他们也只会当成故事听,这让李休也是叹了口气,看来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得带这些孩子多走走,让他们能体会一下民间的疾苦。
李休在家里呆了大半天,下午快要晚饭的时候,李休看着外面天气不错,正准备去黄渠边走一走,顺便看看黄渠的水情,却没想到刚来到前院,就看到马爷与光化郡主并肩从他住的院子里走出来,两人说说笑笑的,竟然没有发现李休,最后马爷一直将光化郡主送出门,眼看着对方登上马车离开,他却还在门前站了许久。
“马叔,到底什么时候喝您和郡主的喜酒啊?”李休看到这里,当下也是笑嘻嘻的走上前问道,马爷和光化郡主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但却迟迟没有正式成亲,这让李休和平阳公主也都十分的关心。
“今年恐怕是不行了,等到过了年再说吧!”马爷这时扭过脸看了李休一眼道。
“为什么要等到明年,是不是大长公主还是不同意您和郡主的婚事,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我去请陛下赐婚算了,这样大长公主也不好再拦着了?”李休听到马爷的回答也不由得有些着急的道,毕竟马爷和光化郡主都已经不年轻了,而且又难得的两情相悦,再这么耗着实在没必要。
“这个和大长公主无关,事实上大长公主已经同意了我和郡主的婚事,只不过我自己决定把婚礼推迟一下。”马爷这时却是一脸认真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