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陛下也知道孙道长你之前受了委屈,可是这次真的需要孙道长您再次出手了!”
孙思邈是个真正的医者,这时听到李休的哀求,也实在不好意思拒绝,毕竟别说李渊了,哪怕是周围村子的普通老人生病了,只要求到他这里,他都会上门为对方诊治,所以最后他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好吧,那我就和驸马走一趟,不过太上皇的病是他长期积累下来的,我也不敢说能将他治好!”
看到孙思邈同意,李休也是松了口气,当下急忙与他一起出了药观,然后两人打马飞奔回到大安宫,只不过这时都已经是下午时分了,李休的早饭和午饭都没有吃,但却也不觉得饿,毕竟现在李渊的生死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看到李休请了孙思邈,当下也是一喜,当即上前请孙思邈进到寝宫为李渊诊治,他和李休则在外面等候,等到孙思邈进去后,李世民这才再次开口道:“刚才父皇清醒了片刻,但随即就又昏迷了过去,御医说父皇的病情又开始变得不稳定,希望孙道长能够妙手回春,治好父皇的病!”
“陛下也不要太担心了,孙道长不是第一次为太上皇治病,既然他来了,肯定是有几分把握的!”李休这时也开口劝道,李世民这时倒是比之前冷静多了,现在又恢复成一位睿智的帝王,不过相比之下,李休觉得之前发怒的李世民更容易让人接受。
“对了,那个禄东赞已经抓起来下到大牢之中了,你觉得该怎么处置这些吐蕃人?”李世民这时忽然想到吐蕃的事,当下再次向李休道。
“这个……”李休听到这里也是一皱眉,虽然他对吐蕃没有任何好感,甚至之前还把禄东赞给扔出府去,但是对方毕竟是吐蕃派来的使节,如果一刀杀了,未免显得大唐没有气度,而且还会给别国的使节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大唐内部也肯定有许多人不同意,可是如果就这么轻易的把禄东赞放了,又未免有些太便宜他了。
“这个禄东赞还真有麻烦,杀了有损咱们大唐的颜面,又不能轻易的放过,我看不如惩治一番,再放他回吐蕃就是了!”李休考虑了片刻终于开口道,不过说话时的语气却有些失望,因为他真的想把禄东赞一刀砍了,毕竟这个家伙可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放他回吐蕃肯定会给大唐带来些麻烦。
“惩治是肯定的,不过关键是如何惩治,如何仅仅是打他一顿,未免显得我大唐没有风度了。”李世民这时也接口道,这时的他再次恢复成为平日那个冷静的帝王,哪怕是房中的李渊病重,也并不影响李世民的思路。
“既然打不得,那就关押他一段时间吧,这样也能让吐蕃长点记性!”李休这时忽然灵机一动道,禄东赞虽然有才华,但自己不让他回吐蕃,恐怕他再有才华也没用。
“这倒是个办法,那就把他关上几年,让吐蕃好好的反省一下,说起来吐蕃之前对咱们大唐可并不怎么友好,直到咱们一战灭了吐谷浑,这才把他们吓的派使团前来,估计也是怕咱们把天花用到他们身上!”李世民听到李休的建议也是点了点头道。
正在说话之时,大安宫中忽然一阵喧嚣,紧接着只见一群人纷纷赶来,为首的除了平阳公主外,还有其它几位在长安的公主,以及一些李渊的儿子等人,不过大都是没有成年的孩子,因为所有成年的全都被李渊赶到外地了。
平阳公主看到李休,也急忙跑上来询问李渊的病情,不过却对旁边的李世民视而不见,对此李世民也是轻叹一声,也并没有去触平阳公主的霉头,默默的回身和其它的姐妹相见。
孙思邈进去了好长时间,一直等到天快黑时,这才出了寝宫,而这时房间里的李渊也终于清醒了过来,这让李世民等人也急忙进去探望,不过李渊对李世民却表现的十分冷淡,反而招呼平阳公主等人坐在自己身边说了会话,如此明显的差别待遇,让李世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
不过李渊也只是清醒过来,身体依然十分虚弱,所以平阳公主他们陪着李渊聊了会天,就被御医劝了出去,随后李渊吃了孙思邈与御医商量着开的新药,然后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平阳公主担心李渊的病情,所以就准备在大安宫中住一晚,李休也担心她的身体,毕竟平阳公主现在还怀着孩子,所以也陪她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时,孙思邈告诉他们,李渊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了,只不过李渊的身体情况依然很糟糕,连他也不敢保证能治好李渊的病,这让平阳公主也更加担心了。
不过治病也不是心急的事,平阳公主怀着孩子,也无法亲自照顾李渊,所以最后又探望过李渊后,这才与李休一起回家,只不过在走的时候,平阳公主却频频回望大安宫,脸上也一直带着担忧的神色。
几天之后,李渊的病情在孙思邈的诊治之下,终于慢慢的平稳下来,这让李世民等人也都是松了口气,李休同样也十分高兴,因为李渊的身体好了,平阳公主也就不用担心了,这对她和肚子里的孩子都有好处。
然而还没等李休高兴太久,他却忽然接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孙思邈气呼呼的从宫里回来了,李休刚开始有些奇怪,直到亲自去孙思邈那里询问才知道,原来李渊的病才好一点,他竟然又开始不再按照医嘱吃药,甚至还找个借口把孙思邈骂了一顿,然后赶出了大安宫。
受到这样的侮辱,哪怕孙思邈的涵养再好,也不可能再回去给李渊治病了。不过李休听完之后却是皱起眉头,因为他是知道内情的人,李渊越是这样,越说明裴寂准备的那件事很可能就要开始实施了。
想到裴寂当初透露出来的计划,李休也不由得感到十分的不安,然而就在这时,却有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飞报来长安:安置在洞庭湖一带的突厥人竟然造反了!
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
薛仁贵牵着马出了岳州城,随后飞身上马,打马向南方飞奔而去,岳州就在洞庭湖畔,距离安置突厥人的地方也不是太远,说起来洞庭湖在后世虽然是一片富饶的鱼米之乡,但是在大唐这个时期,却是一片水患泛滥的沼泽之地。
洞庭湖位于长江南岸,而在一江之隔的北岸,那里在以前同样是一片湖泊与沼泽,与洞庭湖合称为云梦泽,云梦泽的面积越来越小,到了唐朝这个时期,北岸已经变成一片富饶之地,不但生活着大量的人口,而且还是大唐有名的粮仓之一,但是南岸的洞庭湖一带却还是沼泽遍地,每年夏季长江水位上升,洞庭湖就会水患泛滥,遍地都是烂泥与死水。
早在晋朝时,就有人指出,洞庭湖一带的潜力巨大,若是能将水患消除,这里肯定是一片富饶之地,不过这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这时中原一带的土地也颇为富饶,所以中原的统治者也没有动力来治理洞庭湖一带。
也正是因为洞庭湖巨大的潜力,所以李休才看中了这些,将它做为突厥人迁移之地,借助这些和战俘差不多的突厥人之力,来一点点的改造洞庭湖一带,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和长江北岸一样的粮食产地。
薛仁贵沿着洞庭湖的东岸一路狂奔,又走了大概一天的的路程,这才来到安置突厥人的区域,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见到突厥人,就被路口的官兵给拦了下来。
“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把守路口的一个兵头拦下薛仁贵,然后一脸审视的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