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二连三地追问,气势累次叠加,犹如惊涛骇浪、泰山压顶一般。三阿哥再也撑不住,眼中带泪,强自狡辩:&ldo;儿子也是为额娘抱不平,她康熙四年入宫,至今四十余载,诞育五子一女,如今竟然连德妃也不如了!&rdo;
康熙将一杯热茶,连茶带碗掀到他身上:&ldo;要脸面,拿本事来争!背后下绊子嚼舌头,上书房的师傅就是这么教你的?!&rdo;
三阿哥悔之不迭。
康熙又问:&ldo;四阿哥,十四阿哥,你们觉得这事该作何处置?&rdo;
十四憋了半天,好容易得了这句话,张口就要严惩,却被胤祥狠狠地掐了一把胳膊。他回过神来,只得委屈地示意哥哥先说。
胤禛遂道:&ldo;此事不宜声张,皇家不能有皇子嫉妒庶母的事情发生。三哥且回去修身养性,好生念几日书。&rdo;
十四赶紧补充道:&ldo;他要给我额娘道歉!砸了四哥的东西,要补上。&rdo;
康熙看向三阿哥:&ldo;你都听见了?这个处置不算落井下石吧?滚回去修你的书,朕不想再看到这些混账事!&rdo;
三阿哥失魂落魄地去了。
剩下胤禛兄弟四个排排站,面对余怒未消的老父。
&ldo;怎么办,怎么办?&rdo;胤祚挤眉弄眼地给哥哥使眼色,却发现兄弟们的目光都落在自个儿身上,脸上明晃晃地写着&ldo;愣着干嘛,该你上了&rdo;!
胤祚一脸懵逼,只想在群聊对话框里敲出一整排&ldo;???&rdo;。
十四已经抢着笑道:&ldo;皇阿玛,夜深了,不如让六哥送您老回去休息?&rdo;
康熙早把几个儿子的小动作瞧在眼里,忽然说:&ldo;你们三个要出宫的,别耽误了。老十四住宫里,就由你陪朕走走吧。&rdo;
&ldo;啊啊啊?&rdo;十四目瞪口呆,此时大点的哥哥们都在畅春园周边修了园子,只有他年纪小还没分到宅基地,仍住在畅春园的讨源书屋,于是就悲剧地接受了陪伴暴怒的皇帝这一任务。
说是让他陪着,可是康熙在月色下沉默地走了半路,一句话都没有,眼见清溪书屋近在眼前。十四早就习惯了&ldo;皇阿玛的心思你别猜&rdo;,正放空脑袋神游天外,却忽然听他问:&ldo;你觉得四阿哥为人如何?&rdo;
&ldo;嗯?&rdo;十四一愣,&ldo;这话我怎么好说,您该问额娘或者问六哥吧?&rdo;
&ldo;朕就要听你说呢?&rdo;康熙得寸进尺,&ldo;说缺点,不准讲那些套话。&rdo;
十四想了半天,忽的一笑:&ldo;四哥这个人纯孝热诚,勤勉踏实,颇有容人的雅量……&rdo;
康熙艴然不悦:&ldo;大胆!朕让你说缺点!&rdo;
&ldo;是是是。不仅如此,他身为皇子,还颇有自知之明,知道人无完人,并不听信那些阿谀奉承之词。&rdo;
十四说了半天,忽然一摊手,笑道:&ldo;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这些好处都不显。必须是得亲近他、了解他、有耐心去琢磨他的人方能体悟‐‐有为人主之才,下属们却不轻易看不见,反而个个说他冷心冷面,办事推三阻四,真真可笑。&rdo;
康熙脚步一顿,立在原地足足有半盏茶的功夫,从喉咙里挤出两个意味深长的字:&ldo;你呀!&rdo;
第195章
京郊,畅春园。
随着三声鞭子响,延爽楼原本已经熄灭的烛火又依次亮起。绣瑜裹了件狐坎,疑惑地迎接了去而复返的皇帝,却被他揽着肩膀直直往寝殿拖,按在床上,欺身上来扳着她的肩膀,手指掠过脸颊。
&ldo;皇,皇上?&rdo;老夫老妻的了,至于大半夜这么猴急吗?
谁料,康熙只是闭着眼睛笑叹:&ldo;你老了。&rdo;
绣瑜躲开龙爪,哭笑不得:&ldo;您大半夜过来,就是为了告诉臣妾这个?&rdo;
康熙竟然特别实诚地点头,脸上笑容和煦且傻:&ldo;朕也老了。&rdo;
明明是极其欠揍的话,可是绣瑜察觉出他情绪波动极大,眼中思绪万千,不似寻常。
奴才们都识趣地退了下去,只剩下帝妃二人相对依偎,康熙差点抑制不住地告诉她十四那番对答,告诉她康熙七年他诛杀鳌拜之后,第一个去慈宁宫禀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是在原地站了半晌,说:&ldo;哀家老了。&rdo;
后来,他曾在太子身上体会过这种感情‐‐儿子展现出人主才德,家国江山后继有人,纵是老去也心甘情愿。如今终于往事重临。
两个孩子,一个沉稳凝练,一个机敏善变。大事已定,不过善加引导,到时候再根据国家的需要则贤而立罢了。康熙仿佛卸下心头重担,可惜这江山太重,孩子成长的喜悦,他注定不能跟其他人肆意分享,只能一再跟绣瑜重复:&ldo;朕今日着实高兴。&rdo;
&ldo;嗯,臣妾今天也很高兴。老四家的养了个闺女‐‐也不知怎的,这么些儿女,底下养的都是些臭小子,好容易有个女孩儿‐‐满月那日,抱进宫来臣妾瞧了,样貌像极了小九,端的玉雪可爱。只是右边嘴角有颗米粒大小的浅痣,臣妾原道生得不好,还是良妃恰好过来瞧见,说是主福气的……&rdo;
康熙原本懒懒歪在榻上,听到这里忍不住直起身来:&ldo;你跟良妃倒还要好?&rdo;
绣瑜冷眼瞧他:&ldo;莫不是天下都要围着你们爷们儿外头那些事情转?人敬我三尺,我还人一丈,如是而已。&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