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英笑了笑,谦虚地道:“我考得好,是因为这几年都没丢下书本,一直自学来着,婷婷你基础不错,明年可以再考。”
“我可不考了,课本丢了好几年,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早忘没了,捡不起来了。”谢婷婷没太大志向,才不会头悬梁锥刺股逼自己去考大学。
谢平泽也没考上,打算明年再考,只是他去年下乡了,在庆阳本地,他不想在乡下呆一辈子,回城工作暂时也解决不了,只能参加高考。
褚玉兰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问道:“小英,你抽空给小泽补习补习功课行吗?”
省状元啊,那功课肯定厉害,她以前从来不敢想韩小英能考上京大,那可最好的大学,估计满庆阳县城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她一双儿女都参加了,却一个都没考上,这差距也太大了,褚玉兰心里很不得劲。
“行,小泽,你有不会的题目尽管来问我。”韩小英爽快的答应了。
谢平泽腼腆的点点头:“谢谢嫂子。”他个子一般,人瘦瘦的,没有父兄挺拔,五官长得很像褚玉兰,他平时话也不多,性格有点内向,因为是家里的老儿子,平时有些娇惯,不是太能吃苦。
下乡一年多全靠家里补贴过日子。
他这次没考上大学,褚玉兰有些急,跟谢良玉唠叨了好几次,想把儿子弄回城,谢良玉不为所动,说男孩子就应该多吃些苦。
褚玉兰为此最近一直在跟谢良玉生闷气,谢平安一家回来她心里也不痛快,只是把心事憋在心里不表现出来罢了。
韩小英毫不犹豫的答应给平泽补习,她这心情方才好起来。
距离下次高考还有半年时间,只要平泽好好努力,肯定能考上大学,到时什么都不用愁了。
谢良玉有孙子万事足,没跟褚玉兰计较她那点儿小九九。长子一家又不经常回来,褚玉兰即使有些小心思,也不会做得太过分,这个家目前瞅着还算和睦。
第二天上午,吃过饭,韩小英刚刚收拾完屋子,肖兰来了。
肖兰还是一个人,她还没有结婚,也没处对象,她考上的是省城的一所大学,食品厂的工作前几天已经辞掉了。
考上大学不回家还呆在庆阳,对此很多人都不解,肖兰的说法是家里孩子太多,房子小,她回去了也没地方住,不如等开学再走,反正大杂院的房租还没到期。
韩小英知道得更多一些,肖兰跟家里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以前过年很少回家,这两年又被家里催婚,回去就逼着她相亲。所以她一直躲着不乐意回去。
肖兰快三十了,在这年代,像她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姑娘可是不多见,肖家人顶不住各种流言蜚语,只能不断地对她施加压力。
肖兰为什么到现在还不结婚?韩小英隐隐猜到一点,肖兰心里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肖兰现在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肖兰来时,家里只有韩小英母子跟在屋里学习的谢平泽,其他人要么上班要么出去了,都不在。韩小英正给谢平泽讲数学题呢。
谢平泽选择的文科,同样要考数学,可他数学太烂了,很多初中的知识都一知半解的,韩小英给他画了侧重点,让他自己先复习着。
跟肖兰在东厢的小厅里说话。
谢平安住的这间东厢房是个套间,里间是卧室,外间是个小厅,里面摆着几样家具。
肖兰不是第一次来了,接过小英给她倒的热水,小口抿了几口,放下茶缸子,打量着在对面椅子上抱着睿睿的韩小英。
几年不见,韩小英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就是比以前胖了,也不能说是胖,是生了孩子之后,韩小英身上多了几分成熟的丰韵,看着跟以前不一样。
肖兰笑了笑:“小英,你现在真漂亮,跟刚下乡那会儿比简直判若两人。”韩小英也是她们这些知青当中过得最好的一个。
还有睿睿,小脸肉嘟嘟,粉嫩嫩的,一看就是精养细养出来的孩子。
“你看着也不错。”肖兰在城里工作了几年,跟在乡下时也大不一样了,尤其在考上大学后,眼里多了自信的神采。
“小英,过完年你初几去京城?”
“初四,谢平安不放心,非要送我们母子过去,可他假期有限,只能早点走了。”
“早点过去安顿下来也好,你还能赶上谭雅婷跟郑家和的婚礼。”他们婚期定在正月初十。
“那正好,可以讨杯喜酒喝,他们俩啊可算结婚了,真不容易。”韩小英最后感叹了一句。
比起肖兰的不愿意结婚,谭雅婷就简单多了,她父母离婚,现在各自有了新家庭,她借此跟家里闹翻了,现在婚姻自主。
郑家和这次也参加了高考,成绩还不错,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学校,谭雅婷没考上,不过郑家给她弄了个工作,结完婚之后就可以上班了。
“他们是不容易,订婚好几年才结婚,好事多磨吧,能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小英,还是你厉害,高考分数那么高。”肖兰一脸崇拜。
“厉害什么啊,我你还不知道,从下乡到现在课本就没丢过,一直在自学。”韩小英自诩不是多聪明的人,能有现在的成绩全是她坚持的结果。
肖兰却笑道:“你是有远见。”一直坚持学习,没想到真等来了恢复高考。
“也不是。”韩小英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有远见,她只是比别人多活了几十年而已。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