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末榆林小衙内 小虾和小妖 > 第十三章 虎牙枪(第1页)

第十三章 虎牙枪(第1页)

最重要的是,他要用自己和家丁们的血拼,唤醒黄土崖下方,几百上千名汉子沉睡已久的“狼性”。

“跟我上!”小衙内在命令。

“给我上!”心虚的鞑子头领,连打带骂的逼迫手下人进攻。

小衙内从右上方,往左下方斜劈下去,打掉对方手里的铁骨朵。再一个弓步突刺,扎进鞑子的咽喉。然后旋转木柄,搅烂和扩大对方的伤口,让其尽快失去战斗力。

他左边的家丁,把长杆卜字戟的侧旁小枝,垂直砸向敌人的盾牌后方,再顺势回拉。

就在鞑子盾牌即将脱手的瞬间,卜字戟借助对方的回拉力量,突然向前刺击,准确扎进对方的面门。

因为有侧旁横枝的阻拦,卜字戟不会像长矛一样,有可能会插入过深。持戟战兵可以明确感受到刺击深度,并马上抽出回防。

小衙内右手边的家丁,拿着一柄龙须叉。对面的长矛,不断虚刺,都被家丁用龙须叉拍下去。

龙须叉就是两股叉。明军一般使用三股叉,通长六七尺。因为头部用铁较多,挥舞起来经常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灵活性和方向感就弱了。

小衙内把它改造成两股叉,减轻重量,并适度加长木柄,提高实际可操作性。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效仿戚继光将军的鸳鸯阵,在三股叉上面,施放火箭。

龙须叉兵身后的长枪手,看准空档,快步突进,准确刺进鞑子的小腹。还是老规矩,快速旋转几下木柄,搅烂对方的内脏。

这种残忍的破坏伤,现代医疗手段都不好救治。

长枪兵用的是“虎牙枪”,通长291。2cm。刃长22。4cm,中起脊,旁有两尖刃,各长5。4cm。两旁倒刺一样的尖刃既可以防止敌人夺枪,也可以钩拽盾牌,枪身下缀红缨;木柄长256cm、直径2。8cm,髹朱漆。

虎牙枪尾部尖锐的鐏为铁制,长12。8cm。作用是方便砸击倒地的敌人,也可以抵在地面,枪头斜上用作拒马。

(注:这是清朝《皇朝礼器图式》里的真实兵器和数据)

最靠近窑洞的一个家丁,手持铁连枷,像敲鼓一样,拼命砸击面前的盾牌兵。

手持盾牌的鞑子背部,已经挨了好几下,铁连枷头部摇摆过来的短棍,但他死死坚持。

突然间,铁连枷变换角度,从垂直打击,变成斜向挥舞,打在鞑子的膝盖骨。在对方身体失衡摔倒,盾牌掉落的瞬间,再劈头盖脸猛击其头部。鞑子头顶有五颜六色的东西,像泉水一样冒了出来。

最靠近土梁边缘,即第二层窑洞上方的家丁,手里拿的是眉尖刀。

这把刀被小衙内魔改过:刀身较窄,修长笔直。刀头部位,没有向刀背方向弯曲,就是为了方便突刺。

他学着小衙内,不断斜劈对手,逼着对方不断后退,再突然使用弓箭步,矮下身子,突刺敌人的大腿。一击得手后,继续拼命捅刺,直到对方倒地。

鞑子最擅长弓马骑射,因为罗圈腿的缘故,冷兵器步战肉搏,并不占优势。

况且他们大部分都是铁骨朵、腰刀等短兵器,对上长兵器比较吃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