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鞑子的弓箭反击看似密集,但小衙内人员少间距大,实际命中率不算高。而且敌人还要受到自己右侧山岭上,沿途大明百姓和民兵的持续打击和骚扰。
无定河河谷东侧的另一个山沟沟里,隐藏的两杆九头鸟先后击发。伴随着十几片血色烟雾,鞑子队伍再次大乱。他们顾不上射箭反击了,全部一心一意的趴伏在马脖上,只想快速逃离这片地狱河谷。
九头鸟为什么不架在黄土茆顶部,向下俯射?在近现代开花弹出现并成熟以前,仅靠冲击力撞击杀敌的原始子弹和炮弹,只有针对敌人胸腹部位水平击发,才有可能取得连续贯穿伤的最大伤害值。
比如,身管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加农炮,国内有些早期军事著作,就翻译成更方便理解的“平射炮”。
九头鸟这样的超大型鸟铳,在明朝战场的定位,很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的PTRS-41反坦克枪。该型反坦克枪重20。3公斤,全枪长2。02米,有效射程400米,在100米距离上最大穿甲能力为40mm,几乎就是明清时代九头鸟抬枪的现代版。
面对体重300~500公斤的马匹,还有其奔跑时60~65公里的时速,只有水平射击,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命中概率和杀伤拒止力。尤其是扇形分布的霰弹,水平射击冷兵器时代的密集军阵,才有可能做到“弹无虚发”。
另外,马匹的横向面积最大,瞄准它们的侧面射击,也有助于提高命中概率,增加杀伤威力,防止因为马速快而打空。
不同于部分现代人的认知,骑兵作战奔驰时,为避免追尾碰撞,经常采用“四菱形”等空心队形,绝不是密密麻麻的“马海”攻势战术。这也是小衙内和杜老根,安排九头鸟抬枪,侧向平行射击的原因。
小衙内总共带出40人,其中30人沿着无定河河边骑射,另外十人,每人除了自己的坐骑,还带领着四匹马,在河谷西侧,即鞑子弓箭射程外,与小衙内他们并行同向奔驰。
鞑子为了逃命,已经开始换乘身边的备用马。小衙内也轻转马头,带领队伍脱离战场,向自己的十点半钟方向疾驰。
这是事前约定好的信号,那个十人小队,马上带着己方的备用马,朝自己的右上方奔跑与小衙内他们汇合。为避免被鞑子甩掉,他们四十人基本在不减速的情况下,骑手们跳跃、换乘体力充足的备用马。为了防止混淆,事前所有马匹都画有记号标记。
换乘备用马后,这十个预备弓骑兵替换下,体力严重透支的十个年轻家丁,填补他们的空位。重新换马、编组的三十个骑兵,返回无定河西侧河边,继续朝东侧的鞑子快速持续射箭。那么大一坨战兵和马匹,是锻炼己方射术和骑艺的好靶子。
替换下来的十个家丁战兵,则牵着一同换下来的四十匹战马,躲到鞑子弓箭射程外,减速跟随前行。
“哒哒哒”,一匹慌不择路的战马,驮着他的主人,稀里糊涂的冲进河谷东侧的小山沟里。这里应该是常年雨水,冲刷出来的天然泄洪通道,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两侧比较陡峭,前面还有几匹跑散后,莫名其妙钻进来的鞑子备用战马。
这个鞑子赶紧减速,想掉头返回追赶大部队。傻瓜都知道,这时候掉队,就意味着万劫不复。
阵亡在萨尔浒之役的,原杜松总兵的亲卫家丁李小二,现在应该叫“李老二”,正守株待兔躺在山沟陡峭的一侧,他自己挖出来的“土棺材”里。
不愧是老兵油子,这家伙挖掘修理的土棺材,外面有灌木枯草做伪装,方便隐蔽自己,还能舒舒服服的避风,躺在里面休息打盹。
其实他一直在听声辩位,因为有人骑乘和无人骑乘马匹的蹄音,是不一样的。看到有大鱼上钩,他麻利起身,先给鞑子脸部送上一团黄土,再迅速低头弯腰,用双手提拉放在自己胯间的,原本搁在地上,也被黄土枯草伪装的“蝎子尾”。
蝎子尾是大明水师的特色武器,正式名称叫做“钩镰”,长约一丈五尺(4。8米),其实就是在竹竿头部加个大号镰刀。明代水师还有竹蒿枪,太平天国部队也使用过八尺到一丈八尺长(2。56米-5。76米)的竹竿枪。
明代兵书记载:“用于舟中或割其缭,或勾其船,或勾其棚间绳索,必不可少。须竹长而轻,刃弯而利,乃得实用。此器用竹长甚,头重,陆地无用,无习法,惟有胆力人执而用之。”
这把蝎子尾的头部,正好横搭在沟底。马上的鞑子战兵被黄土迷住眼睛,第一反应就是策马逃跑。
结果被李老二抬高三寸,并迅速回拉的蝎子尾,勾倒如高粱杆一样细长的两条马腿。倒霉的鞑子战兵,还没来得及射箭,就跟着自己的战马,一起轰然倒地,腾起一大片黄土。
李老二对面是他的弟弟李老三,也是如法炮制伪装隐藏的。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他,紧张的从土棺材里掀开伪装物,一跃而起,用手中长达三米多的卜字戟侧枝,象锄地一样,不要命的死力连续下啄倒地的鞑子和战马,直到他们一动不动为止。
“好了,好了。这鞑子又不是你家婆娘,用不着捅个几百上千次。”
“哥,额这不是害怕吗?说书先生不是说,打虎不死,然后那啥吗?”李老三不好意思的讪笑。
李老二走到沟底,扒下死鞑子的甲胄和衣服,就心疼的数落起弟弟。
“你个败家子,看看这么好的皮甲、棉甲和皮袄,最起码值十两银子,现在都变成了渔网,五钱银子都不一定能卖出去了。”说着话,他在鞑子怀里找到一大包金银珠宝,快速塞进自己的怀里。
“哥,小衙内说了,所有战场缴获,先缴公再分配,否则军法处置。”李老三赶紧提醒。
“屁,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你把嘴给我闭牢,回去给你分一半,不要到处瞎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