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乱世女主的古言 > 第165部分(第1页)

第165部分(第1页)

险隘。既安之于四海兮,去众芳以霸世。鸾凤轩翔之踟躇兮,乌雀啾啾于庙堂。鸾兮叹,凤兮沮,草木零落兮枝相獠。虬兮吟,螭兮去。四海汤汤兮不复还。”

自己也曾经利用冬闲、夜晚和阴雨天等闲暇之时,以及在讨论学习的空隙中,阅读了古代贤人的作品,深为感慨而哀伤不已。遵守信义,不忘忠孝,是人类的美好品德;胸怀淳朴,心地清静,是君子恪守的素志。可是虽有形相,但不能彰显于世,空有才能,却不得展示于人。

自从淳朴的风尚消失,于是虚伪之风盛行,廉洁谦让的操行,在民间渐被淡忘。自己悲叹士人的生不逢时,自愧顾盼身影孤独一人。时常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于礼,唯恐志向与行为默默无闻。自信才质很高而世情不正,将至死都永远辛勤。

一些胸怀正直、立志治世之士,正当壮年而隐居不仕;一些洁身自好、节操清廉之人,却徒劳终生。所以伯夷、叔齐和商山四皓都有“归往何处”的悲叹,三闾大夫屈原发出“算了吧”的哀怨。可悲啊!人生百年,转眼即逝,建立功业十分艰难,却得不到应得的赐爵封地。这就是古人慷慨挥笔,一再抒发而难尽其情的缘故。能够抒发性情意志的,大概只有文章吧?

“为何困厄与通达,容易使人迷惑,美与恶确实很难辨清。时光悠长而没有穷尽,我将只能屈而不能伸。”青书原本只是在心里哀叹,却不想,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的说出来了。

听见有声音,日轮的琴声戛然而止。见到说话人是青书,日轮才继续开口到:“可天道那么精微啊,哎呀又那么疏阔;人间事理显而易见,或居乡野击壤游戏以自乐,或出仕途拯救天下之百姓。无论隐居还是出仕,都合乎本分,各适其情。”

时光流逝,往古之世成为过去,好人坏人,渐有分别群体自成。捕鱼之网密织,而鱼恐惧,捕乌之罗大张,而鸟心惊。那通达明智之人善觉悟,于是逃避官禄隐居躬耕。高峻山岭中有隐士的身影,广阔的河流上有隐士的歌声。遥想远古治世深深叹息,甘居贫贱辞却荣华虚名。

“清澈源头长流分支,善恶区分不同路途。椎究各种行为中可贵者,莫若施行善事最可欢娱。遵从上天既定之命,效法圣人留传之书。忠于君主孝敬双亲,乡里再把信义建树。凭真诚之心获得显达,不虚伪做作祈求名誉。可叹哪!人云亦云诽谤异己,憎恨别人在己之上;把聪明之人说成湖涂,将正直之士视为狂妄。坦诚公正无猜忌,最终受辱遭诽谤。虽怀美玉握兰草,徒然芳洁谁称扬!悲哀呀!”

虽是说着悲哀,可是日轮的眼中,却是丝毫没有悲伤之人应该有的愤懑,倒是直勾勾的盯着青书,包含这无尽的可惜之意。

“贤才不被重用,那是没赶上炎帝、帝魁时的太平之世。我恭敬修身独自勤勉,反复自省哪能废弃;愿修治德行等待良机,但良机既至,却不顺利。若非你向陛下面荐,只怕我将永被遮蔽。”青书皱皱眉,还是承认道。

可怜冯唐年老官职卑微,凭谏魏尚之事才把官提。虽勉强可称终遇知己,却愁苦煎熬荒废年岁。明知市上确实无虎,三人说有便受蒙蔽。可哀贾谊才华出众,委屈骏马局促狭界。可悲董仲舒学识渊博,屡遭危难而幸免一死。感慨哲人孤独无依,自己只能改变自己,变成适合社会的人。

“恭承前代圣王明明教诲,说是天道无私善者受恩;天道清澄可以明察,帮助善者,保佑仁人。”日轮的话刚说了一般,却被青书冷笑一声打断。

“伯夷叔齐到老挨饿,颜回早逝家境甚贫;可伤请求孔子卖车以葬颜回,可悲伯夷,叔齐食蔽终丧其身;虽然颜回好学,伯夷,叔齐行仁义,为何无论生死总是艰难长苦辛!如此报答恩德令人疑心,恐天道无私之说为空论。”

哪里是世世代代没有贤才,只是因条条道路皆被阻塞。所以才会感慨悲叹,忧虑功名不得建立。李广年少即从军疆场杀敌,盖世之功封万户侯也不愧;雄心壮心辱于外戚小人,竟然尺寸土地未得赏赐;真诚信义留在身后,感动众人为之悲泣。王商竭力谋划拯救弊端,开始顺利而后祸患殃及。为何施展才能的良机易尽,为何陷害忠良的邪心焦急!

“苍天遥远,人事不止;有些明白有些迷惑,谁能探究其中道理!宁愿守穷满足心意,不想委曲损害自己。既然仕途艰险难得荣耀,难道破袍在身就算羞耻?领会实谬采取守拙,姑且欣然隐居避世。怀抱孤介之情安度此生,绝不出卖灵魂,损我心志。”见到青书实在激动,日轮便扔下这一句话,就走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权势猛于虎

227

被囚禁在牢笼中的困兽,只怕是愤怒而焦躁的。此时的青书,就是这种感觉,虽然没有人看着他,可是他心里的牢笼,却丝毫不肯放他出来休息,哪怕一刻。

“哼,你现在还想教训我吗?”青书气呼呼的,在空无一人的房间内打转。一边走,一边抱怨“事物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得其所,所以上下无为而治。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来捕捉老鼠。你日轮知道什么,就如此批评我。”

就在青书怒不可遏之际,却突然不小心,碰触掉了什么东西。之见一大沓纸掉落在地,上面还密密麻麻的,写着些什么。见四周没有人,青书先是愣了一下,便下意识的去看,这纸上究竟写了些什么。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青书便愣住了。在这之前,辽东郡祭祀高祖的高庙。和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先后发生火灾。问其缘由,也实在没有人回答的上来。而自己手中的纸张,正是日轮在家里,推论天降火灾,和人世的关系,奏章草稿写好了,却没有上呈。

纸上写着:“明君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个: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不顺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里结成一个穗子;违背人心,即使孟贲、夏育也不肯多出力气。

所以顺应了天时,即使不很努力,庄稼也会自然生长;得到了人心,就是不用督促,民众也能自我勉励;凭借技能。即便不急于求成,事情也会很快完成;得到了势位,即使不进取,名声也会大振。好像水的流动,好像船的飘浮,把握自然之道。推行畅通无阻的法令,所以称为明君。

可是现在的世道,却是脱离众人,自行其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倡清心寡欲的学说,研究飘忽不定的言辞。飘忽不定的言辞,清心寡欲的学说,都是天下的骗术。孝子侍奉父亲,不是为了争夺父亲的事业;忠臣侍奉君主,不是为了篡夺君主的国家。如果做儿子的常常称赞别人的父亲。说什么:‘某人的父亲。起早睡晚。努力发财致富用来养活子孙奴婢。‘

这就等于是在诽谤自己的父亲了。做臣子的常常称颂先王德厚,并表示倾慕,这就等于是在诽谤自己的君主了。做儿子的非议父亲,人们懂得把他叫做不孝;而做臣子的非议君主。天下人却都去称赞,这就是天下混乱的根源。

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无声。潜而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主罚所以别者,暗与显耳。”

这话要是日轮以前说还没事,甚至还会因为言辞激烈,被陛下夸奖敢为常人所不为。被可是现在。日轮被陛下厌弃了。爱屋及乌,恨屋也同样会及乌。道德存在于上古,仁义则推行于传说;治世的法杖掌握在帝王手里,繁杂的事务留在臣子的操劳中。可是这封奏折却是越矩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日轮已经跨越臣子的本分,涉及到君主的领地了。

只怕是日轮写完后,也反应过来了,所以才一直没有传达上去。青书低下头,皱皱眉。若是自己把奏章草稿偷走,上交给莫离。那么莫离一定不会再放过日轮。那么自己就可以超越他了。可是日轮却是轻则罢免,重则会有生命危险。

仅仅是几张纸,可是青书却觉得。分外的烫手和沉重。就在青书看着手中的奏折,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脚步声,青书心里一急,便把奏章草稿塞进了自己的袖子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