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魁在莫州,住了一个月的时间,跟常镖师回来了。到家以后,找不到夫人了,蔺夫人哪里去了?李子魁左右街坊打听了一遍,最后,有一个胆子大的邻居,告诉李子魁,你媳妇死了。
李子魁当时就蒙圈了,咋滴?死了,怎么死的?出门刚刚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不会吧?咋回事,
原来,夫人蔺束媛把儿子李白托付给邻居高夫人,自己外出走亲戚,被临近县城的人给抢走了,因为不堪侮辱,跳楼死了。
也许有人不信,怎么可能呢?谁啊!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他们抢女人都不打听打听,被抢的女人是谁啊?他就敢抢,
哎,还真让你猜对了,此人就是吃了豹子胆了,不过后来他也是悔的肠子都悔青了,家里都不敢住了,去了河南,但是没办法,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这个想买后悔药的人是谁?他叫朱襄,不是周村人,临近县城的。
李子魁即认识他,也不认识他,见过面,没有什么交集。
原来,长山镇在周村西边,早年,镇上出了一个神童叫朱襄。他是长山乡绅朱守业的长子。少年才子,因为疏于管教,一家人都宠上天,长大以后,就变成一个胡作非为,没事儿惹事的人,平时喜欢强抢民女,危害乡里。
他跟高衙内还不太完全一样,高衙内是仗势欺人,有他爹高俅给他撑腰。
朱襄不是,他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平时结交朋友都是李大胡子,王胖子,草里蛇,过街鼠,三教九流,狐朋狗友,要说此人敢胡作非为,那得说一说他的发展史。
朱襄六岁开始启蒙读书,曾经跟着王村的毕家孩子一起读私塾,他天资聪颖,能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父亲见他如此聪明,爱如掌上明珠。四处给他请名师指点,可惜的是,他的启蒙老师只教了他两个月就辞职了,临走对他父亲老朱说:“我已把平生所学都教给令郎朱襄了。”
朱守业说:“咋回事啊?这么快啊?”
老师说:“是啊!你认为快了一点,我不这么认为,我自己江郎才尽,黔驴技穷。”
朱守业说:“是你肚子里的东西太少了,还是其他原因?”
老师说:“这么跟你说吧,你儿子不是一般人能教的”
看来真是没什么可教的东西了,没办法,朱守业又请了一位致仕的老翰林,在家里授课半年。
一天,老翰林又告辞说:“你儿子的书不用念了,来年是大比之年,你就等着接喜报吧!”
第二年秋后,各省都进行了乡试,齐鲁考点设在临朐。
朱七襄跟随王村毕家的一位师哥考生去参加考试。
出门的时候,老朱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去了听考官的话,不着急。
朱襄说:“阿拉晓得啦!”
朱守业说:“不要学别人说话,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