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工业霸主芋儿头全文免费阅读 > 第159部分(第1页)

第159部分(第1页)

短短几年时间,这样的故事,居然发生在尼宏重工自己身上了。尼宏重工后悔了吗?也许应当后悔吧,如果中国永远只是尿素的进口国,他们哪有钱来更新设备,挑战尼宏重工的霸权?

松下永三见左治义雄哑了,便乘胜追击地说道:“左治君,恕我直言。尼宏重工沦落到不得不与中国人去争夺市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已经好几年时间了,你们完全中断了技术开发。早先的时候,你们是我们西乎公司的重要客户,大量采购我们的设备。而这几年,你们的设备采购大幅度减少,我听说你们董事长的兴趣已经完全转到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了。如果不是你们落后了,中国人凭什么能够对你们形成威胁?”

“我们不是刚刚又向你们下了一大批订单吗?”左治义雄心虚地说道。

“是的,如果不是中国人把你们逼得无路可走,你们恐怕还是不会想到更新设备吧?”松下永三揭露道,“对不起,左治君,我们西乎公司目前的经济状况也不好,我无权拒绝一个有强烈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客户。如果我拒绝了中国人的订单,我想,你们尼宏公司一旦取得了竞争优势,肯定会故态重萌,回到不思进取的道路上。请你理解我,我向中国人出售设备,完全是为了刺激你们的进取心啊。”

左治义雄被松下永三的这番话气得嘴唇直哆嗦,太无耻了,实在是太无耻了。松下永三的意思明明是说,他并不在乎尼宏重工的死活,死掉了尼宏重工,西乎公司可以向中国人出售设备,同样可以赚个盆满钵满。在利润面前,什么同胞之情,又算得上什么呢?

左治义雄有心大义凛然地给松下永三讲一堂爱国主义大课,但他终于没能说出来。尼宏公司当年向中国人卖化肥设备的时候,不也是和西乎公司现在的想法一样吗?他想起了那位化肥商,他向着松下永三和河野芩生发出了一声低沉的怒吼:

“你们会后悔的!”

235 电炉

左治义雄带来的这段小插曲,最终也没能影响到西乎公司与汉华重工之间的合作。河野芩生向林振华一行提供了最详细的型号和报价资料,林振华让马杰负责把这些材料收好,以便未来与西乎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接洽。

松下永三亲自过来与林振华见了面,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探讨了进行长远合作的可能xìng,松下永三表示,只要是在巴统限制范围之外的技术,西乎公司都可以向中国方面提供,而且在价格上也是非常优惠的。

对于尼宏重工的抱怨,松下永三采取了完全无视的态度。一方面,rì本国内的化工设备生产已经在走向衰退,这种用钢铁和人力堆积起来的产品,对于rì本这样一个资源短缺而且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国家来说,已经是鸡肋了。另一方面,rì本的化工设备厂商大多都在十几年前更新过设备,现在并没有新的设备更新要求,这对于像西乎公司这样的装备提供商来说,就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了。

相比之下,新兴的中国则是西乎公司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而装备水平却严重滞后,对于新装备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西乎公司请专业咨询公司研究过,认为在未来30年内,中国至少需要采购上万亿美元的加工设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啊。

为了尼宏重工而得罪中国人,这样的傻事西乎公司才不会去干呢。

林振华心满意足地带着自己的手下离开了西乎公司的展区,继续在展厅里转悠。

韦东齐、卫景文、马杰等人都是带着采购任务来的,每到一家的展台,便要了解一下相关设备的情况。国外先进设备的水平比国内要高出了几个数量级,几个人看得眼睛发直,恨不得把所有见到的好东西都打包带回国去。

“差距太大了!”卫景文摇头叹息着,“原来在国内还没感觉,现在站在这个展厅里,觉得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可真是太大了。”

韦东齐也是一脸沉重的表情:“看看,人家的80万吨乙烯设备都已经定型了,咱们连11万吨的还没搞出来呢。等到咱们把80万吨搞出来,别人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小马,你是什么想法?”林振华对马杰问道。

马杰道:“我觉得,只要我们努力,总是能够追上去的。如果不追,那就永远都没有希望了。”

“说得对!”卫景文翘起一个大拇指夸奖道,“我们这一代人是没希望了,但我们会给你们当垫脚石。小马,希望等你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装备工业已经能够和发达国家一分雌雄了。”

韦东齐也赞道:“小马的确是个好苗子,好好干,你的前途比我和卫老师都要广阔得多的。”

马杰被两位前辈夸奖了一通,颇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换了个话题,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看到这么多好设备,我现在才知道咱们真的是很缺钱啊。过去我们同学私下里还嘀咕过,说林经理什么都好,就是太贪财了,挣这么多钱还不够。”

“现在明白了?”林振华呵呵笑道,想不到华青的学生居然这样议论他。

马杰道:“现在明白了。咱们要迎头赶上,必须要有先进装备。可是,这些装备随随便便找一件出来,都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咱们汉华重工挣的那些钱,放到这里简直什么都算不上。”

韦东齐道:“咱们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jīng神,尽量用最便宜的装备,做最多的事情。”

林振华点点头道:“老韦说得对,咱们现在钱少,有钱要用在刀刃上。不得不买的装备,咱们就想办法筹钱来买。能够替代的,就想办法替代。”

大家边走边聊,来到了ALK的展台前。韦东齐一眼看到了一个高频电炉的模型,他凑上前去,认真地看了看上面的介绍,然后欣喜地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你看,咱们一直说要装备一台能够熔炼特种钢材的电炉,想不到在这找到了。你看它的介绍,它是用石墨电极埋弧加热,设有氩气搅拌装置,能够自动完成脱氧、脱硫、调成分和控制熔炼温度。”

“的确是非常不错。”马杰也说道,“咱们要搞特种钢,急需一个这样的炉子。”

“既然你们都觉得需要,那就打听一下多少钱吧。”林振华笑着说道,搞机械的人没有不懂材料的重要xìng的,他完全清楚这台电炉对于提升公司材料技术水平的意义。

韦东齐凑上前,找到一名ALK的销售人员打听价格。这位销售人员正好就是此前接待过哈罗雷的赫迪拉,他看了看韦东齐,问道:“先生,请问你是rì本人吗?”

“不是。”韦东齐道。

“那么,是韩国人?”

“不是。”韦东齐道,“我是中国人。”

“台湾的?”赫迪拉锲而不舍地考证着,他不去当户籍jǐng真是屈才了。

韦东齐有些恼了,他正sè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采购商,我是从中国大陆来的。”

“哦,红sè中国?”赫迪拉道,“对不起,这个型号的电炉不能销售给你们。”

韦东齐的脸涨得通红:“这怎么可能?先生,请问是谁说不能销售给我们的?这种型号的电炉完全就是民用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禁运名单之内。”

赫迪拉耸耸肩道:“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ALK公司所推出的新产品,是优先供应给mín zhǔ国家客户的,只有等下一代产品出来之后,才能把这一代产品提供给**国家。如果你们需要一个高频电炉的话,我非常愿意向你介绍我们的另一款产品,这款产品是在1977年设计定型的,我想,它比你们国内使用的技术,应当还是要先进20年以上的。”

“不必了。”韦东齐应了一句,便气乎乎地回到同伴身边,恼火地说道:“这简直是太气人了!”

马杰诧异地说道:“咱们不是已经改革开放了吗?连美国都和中国建交了,怎么国际上对我们还有这样严格的技术封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