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九仙庙是哪九仙 > 第85部分(第1页)

第85部分(第1页)

其实,柳絮是来想告诉方玉有关七姑的事。席间七姑在酒杯落地时,以极为敏捷的手法抓住酒杯,引起了柳絮的警觉。她告诉方玉,据她的观察,七姑身手不凡,别看她表面文弱,却有着惊人的武功。是她深藏不露,还是另有隐情?她要方玉找个机会问问邓茂七,知不知道七姑会武功。

帐外的风声中,传来轻微的沙沙声。柳絮屏气凝神一听,听到帐外有细微的脚步声与呼吸声,便对方玉说帐外有人。她手按也先送她的那把宝刀,与方玉悄悄踱到帐门。方玉猛一掀开帐幕,见一黑影身手极为敏捷,三跳两跃就越过起伏不平的山地,如飞扑向山下,须臾之间就隐入漆黑的山林。

柳絮一看,迈步要追。

方玉制止柳絮,不让她追上去。他早就知道邓茂七身边有锦衣卫,具体是谁他不清楚,但此时他有几分把握了。此人不可能是大内派来灭柳絮的人,而是隐藏在义军中的锦衣卫。方玉一行人到了山中,引起了他的注意,前来探听虚实。但也不能不防,毕竟大内消息灵通,不排除大内令隐藏在这儿的人,趁机灭了柳絮。他再三叮咛,要柳絮注意,

柳絮心里暗想,要想灭我柳絮没那么容易,不过,她还是从心里感激方玉对她的关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部 第九章 黄河观阵(3)

第二天一早,张铁嘴就前来请方玉,说邓茂七与叶宗留已候在校场,就等方玉前去。正好嫣奴与柳絮也梳洗完毕,就带着三名侍女随张铁嘴到了校场。所谓的校场,实际是山间一片绵延数十里宽阔的空地。张铁嘴在一座山包上搭了个木台,充作指挥的地方,木台上架起一排大鼓与铜锣。

邓茂七与叶宗留见方玉来了,起身请方玉坐下,一同观看张铁嘴演练阵法。

方玉观察着四周的地势,一看与黄河壶口的地形极为相似,前面的左方也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右前方,还有一条深数十丈的峡谷通往这里。

张铁嘴挥起红旗,两队大约各有一百名身穿白衣的士兵,手持盾牌鬼头大刀跑步入场,在场内聚成两个圆点;他挥动白旗,约八百名身穿白衣的骑兵奔跑进场,围着两个圆点站成八角形。张铁嘴介绍说,这就是他布下的八卦阵,如敌军来攻,白军会里应外合,使敌军腹背受敌,一败涂地。说罢,他挥动黑旗,一支约两千人的黑军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向白军的八卦阵。

木台上擂起第一通鼓,白军骑兵奋起抵抗,由于所据的位置奇特,黑军左冲右突就是杀不进去。即使冲了进去,很快就被手持鬼头大刀的士兵砍下马来。张铁嘴令擂响第二通鼓,白军骑兵贸然如利箭从八方散开,让进黑军骑兵,然后回马杀来,与同时杀出的步军配合,夹击黑军骑兵。短兵相接,步军发挥了优势,用盾牌挡住长枪大刀,不是砍断敌军的马腿,就是将骑兵从马上拉下来,砍翻在地。第三通鼓声还未响起,黑军已经溃不成军。

张铁嘴命令鸣金收兵。

叶宗留形喜于色:“先生真奇了,神了!”

邓茂七也面露喜色:“公子,你看?”

方玉看了整个过程,想起道长曾给他讲过的鬼谷子,眼前的八卦阵,与鬼谷子《纵横捭阖》中所讲兵法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没有将其精髓融会贯通,只用了皮毛而已。名为八卦阵,只起到里应外合的作用,没有阴阳互动,更没有发挥黑白两极变化无穷的特点。还有,道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充分发挥。他再次察看了地形,问张铁嘴,如果敌军在后方还隐蔽着一支人数庞大的骑兵,他该如何应对?

张铁嘴答不上来。

方玉再问,倘若敌军一上阵,就派出数万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上来,这个八卦阵还有用么?

张铁嘴沉默不语。

方玉恳切地说:“先生,我想与你商榷一下……无论是官军还是大漠骑兵,黄河壶口是必经之地。倘若前来进犯,可在前面的峡谷上埋伏重兵,备下滚木擂石,引诱其进入峡谷,消灭其先锋,挫其锐气;待敌军进入开阔地,损兵折将后不敢贸然冒进,必小心谨慎,你再在此处摆下阵势。不过,这阵势得改:你在阵中布下的两点,在太极中叫做阴阳两极。这两极既要各自为政,又能融会贯通。使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先生可以每一点用一千刀手持盾牌的斧手、五百射手;刀斧手是射手的屏障,用盾牌护住隐藏在其中的射手;射手是刀斧手兵器的延伸,专门射杀闯入的敌军骑兵。两极之间,用一千骑兵成弧线将两极相连,使其首尾相顾,敌军即使冲断其一,能很快连上。这叫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先生再在弧线外用三千骑兵摆出刚才的八卦阵势,抵御敌军进攻。待敌军久攻不进,甚为暴躁之时,再放他进来,外围的骑兵与两极形成夹击之势,关门打狗!”方玉指着远处那片茂密的树林:“为了万无一失,先生可在林中隐藏三千骑兵,三通鼓后令其杀出,与阵中的士兵里应外合,全歼来犯之敌!然后一鼓作气,直捣敌方大营,可获全胜矣!“

张铁嘴以手击掌,大声叫道:“好!妙!公子一言,使我茅塞顿开,从即日起,我就按公子所言,重新操练。一旦阵成,来犯之敌,有何惧哉?!”

邓茂七与叶宗留,对方玉佩服得五体投地。邓茂七不解地问方玉:“公子,听你说令尊驾鹤西去时,你年方八岁,这排兵布阵之事,何以学得如此神奇?”

“实不相瞒,方玉得益于吾师紫云道长。方玉十岁时,除了练功,他每日给我讲授鬼谷子的《纵横捭阖》,其徒孙膑,就是根据《纵横捭阖》演变成今日之《孙子兵法》。师傅耳提面命,我也就熟记于心。昨日我在黄河壶口,仔细观察了地形,今日看了先生演练的八卦阵,才将道祖的精髓与实情融会贯通,作了些微补充。”

张铁嘴诚恳的问方玉:“公子,若他日能再度相聚,能否向我授业解惑?”

“鬼谷子一书博大精深,非三五日可以理解……”方玉本想推辞,忽想到身为道家弟子负有传道的责任,立即改了口:“只要先生愿意,方玉愿与先生共享。”

张铁嘴感激不尽:“一有机会,我当向公子讨教!”

柳絮一看日上中天,到湖州还有七八百里的路程,就向方玉示意,时间不早,该下山了。

嫣奴感觉该启程了,就向三名侍女告别:“好好在这儿待着,别给丢脸!我一有机会,会来看你们的!”

侍女们红了眼,她们从未离开过嫣奴,对嫣奴依依不舍。一侍女哭出了声,拉着嫣奴的衣服,跪在地上。嫣奴斥责道:“你哭什么,又不是生离死别……”她扶起侍女,自己的眼圈也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