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原料。
所以,至此中国战场上的日军的部分精力逐渐转移到了自给中来,没有粮食就自己去抢去种,而 1 942年日军更是发明了比扫『荡』更加严酷的“清乡”运动,清乡运动开始以后 ;沦陷区田赋剧增。严重破坏了沦陷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逼』迫的更多的中国人起来反抗***人的残暴统治。
但是在1939年日军还不至于如此不顾一切地征收粮饷,而且此时天平杨战争还没有爆发,日蹦国内还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粮食生产也没有收到影响,基本可以满足部队的需求。就算是今年日军在华北丢掉了不少地盘,但是华北地区真正产粮的地方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日军如此做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华北地区刚刚经受过大战,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各年更是遭到了重创,这个时候日军最紧要做的就是维稳综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整个沦陷区搞得人心惶惶,所以韩云华判断日军这样做必定有其用意,但是他却猜不到日军到底要干啥。
尽管不清楚日军如此做的用意,不过韩云华却知道内***军区的麻烦来了,日军这个时候如此不知情重虽然并不全是来自于粮食和军饷的压力,但是现在日军缺粮却基本是事实,而现在农民们刚刚收获粮食,日军派部队到乡下抢粮那是必然的了,甚至还会到军区控制的范围内抢,所以护粮行动势在必行。
但是现在各部队的集训还没有完成,按照内***军区的规定,从10月分开始各部队必须进行三个月以上的军事集训,尽管训练的程度并没有特战队那么艰苦,但是就训练的量而言也不小。再加上军区各部队还有其他任务要执行,所以韩云华下令各部队进行轮训,也就是每一支部队都将全军的训练任务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简短是派出一部分直属部队执行任务,将野战部队列入训练计划,三个月后再将野战部队同执行任务的直属部队调换,这样一来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让全军所有的部队都进行了集训。
但是现在日军蠢蠢欲动,而执行任务的正是战斗力较弱的直属部队,最重要的是相对于野战部队而言,各部队的直属部队的人数并不多,守卫根据地也只能用勉强来形容。要是让这些部队去沦陷区或者是根据地同沦陷区的交界地带去同日军死磕的话,先不说这些直属部队能不能完成任务,就直属部队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兵种,每死伤一个韩云华都很心疼,要是就这样被小鬼子撂倒在抢粮的任务中韩云华是绝对不会干的。但是各部队的轮训是必须完成的,部队刚刚整编完,必须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时间绝对不能少于三个月。要是现在就停止轮训前面两个月的努力就全部付之东流了,而且相对于直属部队而言野战部队的训练更加的重要,所以一下子韩云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韩云华拿着电报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径直来到了罗政委的办公室,罗政委的办公室到是人不少,左参谋长和沈玉泉都在,见韩云华走了进来都急忙起身打招呼。
“云华,今天怎么想起来我这里了,呵呵呵,不在家里陪媳『妇』了?”罗政委打趣道。
韩云华笑了笑说道:“我也想继续在家里陪陪娇妻佳儿,可惜你罗大政委只批了我两个星期的假,我哪敢多在家里呆一天,这不是假期一到立即就来了吗?”
“你小子就会油嘴滑舌的,要知道你可是我们内***军区的司令员,我这个政治委员可没那个权利给你批假条,到时帮你顶了一个星期班,每天都累的连饭都吃不上,你倒好,在家里有娇妻相伴,这刚一来不说怎么感谢感谢你老罗大哥,倒是开起了我的玩笑,你小子做人要厚道啊!”罗政委也笑着回应道。
韩云华急忙道:“呵呵呵,你不说完还真忘了,过几天我儿子就要满月了,雨涵和我商量了一下,准备那天请你们几个吃顿饭,顺便吗也感谢老罗大哥这段时间对我们小夫妻俩的照顾。”
第四百一十二章:满月(二)
第四百一十二章:满月(二)
闲聊了几句韩云华便进入了正题,日军的行动果然诡异,罗政委等人看完韩云华送过来的那份情报后也分析了一会,但是都搞不清楚日军这是要干什么。但是正如韩云华所说的那样,不管日军要干什么,其针对的目标都是中国人,所以军区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云华,我看这样吧,让轮训的部队都归建吧,他们已经集训了两个多月了,我前几天去各个部队看了看,训练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我认为这一批可以上战场了。要是没有这档子事的话再让他们训练个一两个月也不是问题,但是现在有了任务他们还是应该归建以防万一比较好,你认为呢?”罗政委问道。
韩云华知道新兵的集训期最少也要在三个月以上,尽管内***军区各部队绝大多数的战士都不是新兵了,但是韩云华还是想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将这些来自各个势力成分复杂的兵员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回炉重造,况且现在也没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于是韩云华想了想说道:“政委,我看还是不要让轮训的部队集合了,这次日军虽然有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但是现在各部队训练的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要是现在就停止训练的话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的。而且现在日军行动刚刚开始,要是我们的反应太大的话很可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引导我们军区。”
“司令员,就算是我们不行动日军依然将我们视作眼中钉,绝对不会放任我们军区就这样发展下去,我认为这次日军大肆向沦陷区的老百姓征收粮食完全是冲着我们军区来的,难道你忘了去年寺内寿一那个老鬼子玩的那一手难民『潮』了吗?我看多田骏这个老鬼子八层是打得这个主意。”沈玉泉接口道,他是很赞同现在停止集训,各部队立即归建,以备不时之需。
沈玉泉不说韩云华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去年黄河大堤被炸毁,花园口泄出来的洪水将大半个河南以及江浙一带变成了人间地狱,上百万灾民不得不远离家园逃难。而狡诈的寺内寿一大将企图利用这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将刚刚成立的内***军区压垮,更试图摧毁八路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寺内寿一的阴谋最后固然是被韩云华破解了,并且还为整个塞北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同时也为内***军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首先是让整个内***军区陷入了缺粮的危险境地,同时大批的难民的到来使得内***军区防区内治安一下子变得极为恶劣,难民同原著民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寺内寿一还真给韩云华出了一个难题。
现在日军的行动诡谲异常,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要是整个华北地区无粮可吃的农民全部涌入内***军区的话,就算是军区的后勤部门已经储存了三四年的军粮全部拿出来也不够这些农民们吃。
不过韩云华认为日军不可能使出如此下作甚至于有些愚蠢的计谋,这倒不是说日军的有多么的正义,而是说日军的高层不可能如此的短视,华北地区可是日军华中与东北的连接通道,更是日军在华的统治中心,要是将整个华北地区的中国人全部赶走的话,那么日军必须从国内迁移足够的***人到华北来填补空缺,不然他们以后的粮食军饷就没有着落了。
结合前一段时间华北会战日军的损失,韩云华突然间发现日军似乎现在还真是缺粮缺钱,要是他们就稳守现在的防线的话,以日军的家底还不至于挨饿,但是要是想再出重拳打击中***队的话,那么日军仅存的那点家底还真不够折腾,顿时间韩云华有一种拨开乌云见日月的感觉。
韩云华拿过平铺在罗政委书桌上的一幅华北地区的军事地图仔细看了看,然后对罗政委说道:“老沈刚才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人中认为日军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赶着上百万难民到塞北了,首先是日军上上下下丢不起这个人,***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固执的可爱,正面战场上的军事失败他们绝对要在正面战场上找回面子,就算是他们利用难民『潮』将我军区压垮的话也会遭到他们国人的唾骂的。其次就算是他们驱赶几百万难民到我军区,以我们军区现在实力也可以轻松应对,反正现在的塞北到处都缺人,大块的土地没人耕种,许多工厂都招不到人,如果有个百八十万难民的话这些问题都可以应刃而解,我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实行一些之前没有机会实施的计划。所以我认为日军这次征粮的意图绝对不是要祸水北引,刚刚我倒是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你刚才分析的很有道理,要是这个时候军区再有个几百万人口的话,那么整个塞北可真就要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了。”左权急忙问道,对于韩云华的分析能力左参谋长还是很认可的,韩云华连续几次近乎冒险的军事行动完全将这位原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征服了。
“我想来想去,日军如此不知轻重的向农民们征收粮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日军可能是在积蓄力量,准备进行一次大反击,以日军现在的力量自保倒是有余,但是反击却是远远不够的,要是想彻底解决我们军区甚至是整个华北的反抗力量的话更是不可能。所以日军这一次很可能是只针对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全力打击。我想塞北甚至于整个华北地区能让日军恨之入骨并且欲除之而后快也就只有我们军区了。前一段时间日军在我们军区的打击下惨败而归,无论是在兵力还是武器弹『药』甚至是粮食『药』品方面都损失惨重,兵力日军除了从本土以及朝鲜、台湾几个殖民地调遣外别无他法,而武器装备日军倒是可以从东北地区或者是***本土调运。但是唯独粮食一项则是必须从沦陷区就地收集,今年***国内粮食生产的情况并不乐观,人口多而密集的***群岛根本就无法养活将近一亿的***人。所以此时整个中国派遣军所需的粮食除了部分是由朝鲜和台湾征集的外,剩下的全部由各部队就地收集。而华北方面军今年秋收后征集的军粮已经全部被我军区在天津缴获,虽然根据钱壮飞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情报显示,日军在石门和保定还存有一部分军粮,但是数量不足在天津储存的三分之一,根本无法满足日军如此多的部队。”韩云华抬头看了看罗政委等人,看到他们都是一脸严肃地盯着他的手指在军事地图上扫来扫去,知道这些高级干部们都在仔细听,于是韩云华继续说道:“按照我们缴获日军的粮食的数量估计,要是没有战斗任务的话,日军的军粮勉强够三十万人吃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勉强可以支撑到明年夏收。要是有战斗任务的话,按照日军战时的伙食配给额计算的话,日军军粮只能维持日军两个多月的战斗,所以日军这次向沦陷区的老百姓征收军粮,看似是在杀鸡取卵,但是实际上很可能是大战爆发的前奏。”
韩云华的话让罗荣桓等人陷入了沉思,他们仔细想了想,发觉韩云华说的这种可能很大,罗荣桓毕竟是从长征时期就一直担任军政首长,对于战斗有着天生的敏锐感。他盯着地图看了看,然后说道:“要想知道日军是不是真想同我军交战,我们只需要看一看日军此时的兵力分布,前一段时间日军损失惨重,伤亡总人数超过了十万,要是日军不尽快补充兵力的话很难再在塞北同我军区争雄。如果现在日军的援兵已经到来并且形成了战斗力的话,那么日军这次就是冲着我们来的,要是他们的援兵还没有到来的话,那我们也不需要太担心,就凭华北方面军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还真拿我们军区没办法,我们不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就应该烧高香了,根本就不敢在招惹我们,老沈你去查一查,日军这段时间有没有援兵到来,主要是查一下有没有从***本土来的新兵部队上岸。”
“不用查了,半个月前情报部门就发来电报,说是12月1日有一队护航舰队在天津港靠岸,这批护航舰队护卫的是十几艘运兵船,当天大约有六万日军上岸,我们的侦查员正是天津港口的工作人员,他亲眼认出有最少四个师团的番号,还有一些他不认识的部队番号。我估计这次日军最少也来了五个丙等师团的援兵,甚至还有一部分我们并不知道的技术兵种,根据我们侦查员反馈回来的情报显示,那些他并不认识番号的日军很可能是日军的细菌部队和特战兵战队。”韩云华接口道,他对日军的动向一向很重视,所以当罗政委问话的时候他随口就说了出来。
“那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日军这次是准备和我军区再进行一次主力决战,那我们必须早作打算,别让狗日的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沈玉泉有些但心地说道。
罗政委也张口问道:“云华,假如这次日军全力进攻我们军区的话,我们有几层胜算,我刚来军区,有些东西并不了解,尤其是对那些刚刚由伪军和俘虏转正过来的士兵们的战斗里更是心里没底,你的给我透个底。”
韩云华想了想说道:“上次大战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自身伤亡也不小,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编,我军现在共有十个步兵师近二十八万人,同时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有一万两千多伤员恢复了战斗力,这些伤员可都是身经百战见过血的精锐,所以我准备将这些伤员重新编成两个警卫团。这样一来我军能动用的兵力差不多在三十万人,而日军加上援军的话也应该在三十万人左右,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十五万人,但是日军控制的地盘要比我们大的多,负担也就比我们军区重得多。所以要是同我军再来一次主力大决战的话,日军获胜的几率不足四层。当然这只是单单是说我军区是对敌华北方面军而言,要是日军命令关东军同华北方面军一起攻击我军区的话,那么我们获胜的几率就不足四层,甚至于更低。”
“关东军主要是用来监视苏联和伪满的,根本就没有精力南下同我军作战,所以我认为关东军同华北方面军围攻我军的几率不大。”左权分析道。
“我看未必,此时的日军已经被我军几乎『逼』入了绝境,关东军主要是对付苏联这一点倒是不错,但是要是连我们中国都解决不了,日军又怎么敢招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几十万关东军到现在也就只是用来震慑东北抗联,这是资源的浪费又是杀鸡用牛刀。所以日军大本营才会频频命令关东军派遣小规模的部队南下协同华北方面军作战,从一开始的一个联队到之后的一个旅团,再到现在的一个师团。但是不管日军来多少,在我们军区面前都是土鸡瓦狗,连续几次的打击让整个关东军很没面子,连第二师团的主力以及该师团的师团长也被我军消灭了,所以我们军区在整个关东军中也是大大滴有名,人家恨不得吃我们的肉剥我们的皮,所以我认为关东军南下的可能并不小,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韩云华反驳道。
尽管历史上关东军确实没有大规模入关作战,但是现在历史改变了那么多,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由关东军部分兵力组建的驻蒙军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控制塞北地区,其还要担负保护关东军侧面阵地的责任。而这一点尤为重要,根据战后***军部的战史记载,1935年底日军占领了张北,从1939年日军在张北县城与张家口之间的野狐岭一线开始驻扎,为的就是协同关东军一起防守苏蒙联军。而据《华北治安战》上记载,日军要求“由驻蒙军主要确保张北附近阴山山脉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