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轻收到话语便抱拳离开,走出北镇抚司后院的时候,还在考虑。
小卓见少爷的神情不是很好,一路上也没吱声。
忽见少爷停下了脚步,便问道:“少爷,是身体不舒服吗?”
杨轻道:“对杨一清来说,私盐案就像是有枣没枣试探着,打一杆子,他的目标是背后的主使,想要的是银子,对牟帅来说科举舞弊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朝局。”
小卓点头道:“嗯,他们都是人精。”
“牛大哥!”
杨轻已习惯了在北镇抚司大喊大叫,一群杀才混着的衙门,不大声一点,就没人听得到你讲话。
牛三快步跑来,行礼道:“杨千户,有何安排?”
杨轻整了整自己的衣襟,正色道:“告诉兄弟们有活干了。”
“明白。”
当天晌午,杨轻便带着一队人手走出了北镇抚司。
内阁首辅刘健的家并不难找,牛三混迹京城多年,在他的带路下拐了几个弯。
众人脚步不停,又过了广宁门大街,到了南仁门街一处宅院外停下脚步。
杨轻吩咐道:“四周街道布置人手,兄弟们日夜轮守,十个人值一班。”
“卑职领命。”
牛三转身面向众兄弟开始安排事宜。
而杨轻则带着小卓在刘阁老家的街对面坐了下来,盯着人家的大门。
下午时分,杨轻看到了这位内阁首辅,他须发皆白,走路的步子并不快,身边跟着两个文吏。
等刘健走入自己的大门,送他来的两个文吏也离开了。
小卓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囊,打开布囊便是两张饼,“少爷,一定饿了吧。”
杨轻接过她的饼,饼是小卓亲手烙的。
“你平时都会带着干粮吗?”
“嗯,从小就这样。”小卓吃着饼点头,又打开水囊递给少爷。
杨轻三两口将饼吃完,找街边的店家要了两把椅子。
店家见是锦衣卫,也不敢多问,便给了椅子,而后早早关了店铺。
牛三布置很不错,刘健的家门口偶尔还有三两个穿着便服的锦衣卫路过。
牟斌担心刘健会将刘瑾逼急了。
于文官来说,太监是不堪一击的。
文官有功名在身,就算是皇帝想要将其革职,还要考虑再三,尤其是要考虑会不会引起朝局变动。
但对太监来说,他们的前程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他们与文官斗,优劣太明显了。
不多时有个年轻人快步走来,他穿着一身绿色的官袍,敲响了首辅家的门,走入院内。
又是过了片刻,那人又走出院子,径直朝着街对面来。
杨轻看着这张熟悉的面孔,作揖道:“敢问可是严编修?”
严嵩有些诧异,再一想,就尴尬笑道:“想起来了,当面就是工部侍郎杨山海的公子?”
“正是。”
“当初你我在刑部见过,听闻杨公子身手了得,又能断案,得到陛下赏识如今任职锦衣卫,久仰了。”说着话,严嵩也是作揖回礼,又道:“只不过杨千户的行事作风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