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位的愧疚,刘识现在对于刘府的难事也是能帮就帮。
当然,刘府的人最近也一直都没有主动上门求助就是了。
以刘诚和刘让的脾性,他们当然不甘愿防着刘识这么一大块肥肉而不动,想来是崔氏想方设法地压住了他们兄弟俩,他们三房才有如今的安宁太平。
如果崔氏是真心悔过,要好好地补偿刘识的话,彭瑾自然是乐见其成。
血脉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羁绊,只要不是生死的仇敌,哪里还能真的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的。
更何况,刘识也说了,能帮的就帮,至于不能帮的就任由他们去吧。
这个度,刘识交给了彭瑾自己去拿捏。
“我知道了,你不必担心。”彭瑾依偎在刘识怀里,轻声地应答道。
“这次一走,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回转。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家外的一切事物就都交给你了。”刘识低叹一声,在彭瑾的发上印下一吻,哑声道,“辛苦你了。”
彭瑾轻轻地摇摇头,没有答话,只是抱着刘识的双臂又收紧了一些。
无声胜有声,一表几多情。
等到二月十六,刘识一行人启程离京时,崔氏虽然没有来送,却特地着崔妈妈送来了一件她亲手缝制的夏衫给刘识作为临别赠礼。
不贵重,但是心意满满,一片慈母情怀。
“太太最近忙着处理家事,无暇抽身,便差遣奴婢来送送三爷,还特别嘱咐奴婢一定要将这件夏衫交给三爷。”崔妈妈眉目恭顺地说道,将手里的包在包袱里的夏衫,递给了刘识。
“太太说了,这越往南天气越热,如今又是二月中,做件夏衫给三爷正正好。还说这件夏衫虽然比不得裁云坊的针脚细密、纹饰精工,但好歹是她的一片心意,希望能够中得上三爷的用处。”崔妈妈尽职认真地转述道。
“妈妈回去之后,替我谢谢母亲的关怀。”刘识心下一暖,接过包袱,微笑应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不知道写尽了多少送儿远行的母亲的心声,令人闻之不由地潸然泪下。
所以,崔氏这是以衣来赠诗离别吗?
刘识心中一片慨然。
ps:上两章章节号打错了,一章是536,一章是537,等编辑上班就改过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39章 邀约
彭瑾见刘识心中似有感动,也很高兴。
每一个人其实在内心深处都渴望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吧,不论他们年纪是长是幼。
崔氏虽然以前做得很过分,让人很是忿然不平,但是好歹崔氏现在知道醒悟忏悔了,希望以后她和刘识的母子关系能够越来越融洽吧!
暖暖和刘湛刘澈姐弟三人盯着刘识胳膊上那只装有夏衫的小包袱看了许久,相视一眼,相互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相同的意思看来祖母对待父亲还是不错的嘛,枉他们替父亲难过委屈了那么久。
不过,虽然如此,他们依旧不喜欢诚意伯府,哦,不,是刘府的氛围。
“各位,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此别过吧。”刘识看着前来送行的诸人,拱手辞别道。
“叔彦,我们再送你一程!好歹,让我们多沾沾钦差大人的光嘛!”汪其真嬉皮笑脸,拉着一帮子同窗好友嬉闹道。
汪其真一直留在京城,从翰林院调任至礼部,同样做到了郎中一职。
彭瑾曾经还就此调侃刘识,说是他和汪其真倒真是知交好友,就连官职也都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六部的郎中。
“就是,这才只是送到城门,怎么着,我们都得把你送到京郊长亭吧!”有人笑嘻嘻地附和,“不然怎么能显示出咱们的深情厚谊来!”
这话说的,难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深长短还能用送行的路程的远近来衡量不成!
那她干脆直接陪同刘识巡抚沿海各处戍所好了,这样方能显示出她和刘识之间的海誓山盟、厚意深情。
彭瑾闻言不由地在心里偷笑,见汪其真等人均是一脸的“我有话想要对你单独说”的神情,便体贴地带着三个孩子和刘识依依不舍地挥手辞别了。
总要留点时间,给刘识和好友知交单独话别吧。男人之间自有他们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她还是不要掺和了。
约瑟芬夫人见状,也带着凯特、约翰和伊丽莎白三个孩子偷偷地抹眼泪,嘱咐了一遍又一遍,让约瑟芬先生这一路上注意安全,早日回京来看望他们。
等到刘识一行人远远地离开了,队伍的末梢都消失在了视野,彭瑾这才和约瑟芬夫人带着孩子们转身回了城。
好在不论是约瑟芬夫人还是彭瑾,都已经有过和丈夫短暂分别的经验了,此次再别,虽是伤感,倒也不觉得难以忍耐。
彭瑾甚至还劝慰孩子们:“别伤心,你们父亲很快就又会回来了的!你们忘了吗,在泉州他离开了差不多一整年呢!这一次他一定会比那一次更早回来呢!”
暖暖和刘湛刘澈极为不舍地点点头,勉强接受了彭瑾的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