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过身,发现江知年正骑在马上,停在她身后。
她扯出个笑容:“江大哥,这么巧。”
江知年从马上下来,“我正巧要出城,远远地就看着像你。”
若风看他的眼神警惕了不少。
这可是他家小侯爷眼里最容不下的一粒沙子。
对少夫人的心思不单纯。
须得严防死守。
祝妙清疑惑:“出城?好端端的怎么要出城?”
“我跟翰林院早早告了假,准备回乡过除夕。年后就直接将我母亲一起接到上京了。”
她点头:“原来如此。那等伯母来京城后,你一定记得跟我说,我到时去看望她。”
江知年心里想关心几句她如今在侯府过得如何,可她身边都是谢寒照的人。
一肚子关切的话也只能憋在肚子里,他不想给她平添麻烦。
他又抬头看了看这空荡荡还没挂牌匾的铺子,心里猜测着她是要开铺子。
便问:“你这是准备开铺子吗?”
“对,准备开个绣坊。”
祝妙清忽然想到了绣娘的事情,又转而想到了杨月荷。
她心里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想了想,还是准备试一试。
“江大哥,你这次回柏年县,不如帮我问一问月荷姐想不想来京城如何?日后你和伯母都走了,她在柏年县更是无亲无故了,我这绣坊日后修缮好后,刚好需要绣娘,若是她愿意来的话,我到时候让派马车去接她。”
她先前听杨月荷说过,她如今娘家还有个哥哥,也已经成了家。
她独自一人在柏年县带着芸娘,也没有公婆了,先前就是做些绣品养活着她们娘俩。
若是她愿意来的话,对祝妙清和杨月荷来说都是个好的选择。
江知年倒也同意她这个想法,认同的点点头:“你没去柏年县前,月荷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若是能让她来京城,倒也不错,起码比在柏年县要好一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帮我问问她吧,若是她愿意来,她和芸娘在京中的宅院我也帮她备好,她来绣坊做绣娘,我给她开工钱。”
江知年没忍住勾起了唇角,“好,你的话我一定带到。若是她愿意来,年后我便直接将她带到京城了,你就不必派车去接她了,路上还能让她与我母亲作伴。”
“也好,那多谢江大哥。”
-
送走江知年后,小厮也找来了工匠。
祝妙清没急着现在就开始动工,离着除夕没几天了,等到年后也不急。
先跟木匠师傅说了自己的想法后,让他算了算一共需要多少银钱,她心里先有个数。
这么一忙,又是很快到了晚上。
她回去的时候,谢寒照已经回来了。
他今日倒是让人点了灯。
祝妙清一进门便灯火通明的。
她进了卧房后没瞧见他的影子,便知道这会儿应该在书房中。
她也没去叫他,自己先让人传了膳。
等晚膳都端了过来后,谢寒照闻着味就来了。
“你这一天比我都要忙。”
他看见她第一眼,便心里不痛快的念叨了一句。
她随口应付他:“铺子刚刚开始做,自然是事情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