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业就开始安排三天后出发的人手,疏勒镇军就不一起去了,李嗣业训练出来的一万陌刀兵李嗣业带走三千,陌刀这个兵种在西域的两次大战都露出獠牙,简直是骑兵的克星所在,李嗣业决定大力推广这兵种。在其他的三镇也要弄起相当的规模,所以带上三千陌刀兵就是作为种子撒下去的。
李嗣业将建立总人数高达三千的亲兵。这支队伍李佐国建议由疏勒李嗣业原有的五百亲兵基础上加上两千风林火山四营精选出的战士组成,最后五百人面向安西四镇所有的军队招募,接着招亲兵的时机推出军中大比武,一是起到练兵作用,而是能够激起将士加入精英队伍的荣誉感。
此后种种一一安排完之后就散会了,会后李嗣业将李跃行留了下来面授机宜,李跃行去到于阗镇其实就是要执行一个字“稳”,那里高仙芝经营了多年,是十万高句丽人附唐的主要聚集地,高仙芝虽死,但是这些族人还在,李跃行就是要盯住这些人,不过只要不刺激到他们,作为大唐的顺民相信这些人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之事,李跃行虽然才能不强,但是有一点做的很好,就是对李嗣业的话向来是执行得不折不扣的。
全部人散去之后李佐国和李嗣业有商量了一下人员安排,就各自休息去了。
三天一晃而过,此时的天已经晴开了,虽然积雪未化温度还是很低,但每个疏勒唐军的胸膛都挺得老高,我们疏勒是专门出英雄豪杰的地方,看看李镇守,现在升官成节度使了,连对西域各国打了两仗,每战大胜,扬国威与海外,这不是英雄是什么?
老子英雄儿好汉,那李节度使的儿子李佐国也是一条好汉,军中勇武无敌,战场厮杀那是无有不破,李佐国在战场上的表现通过唐军的口口相传已经全部人都知道了,军中崇拜的就是实力,欣赏的就是沙场杀敌,李佐国这两样都站住了,那还不是被所有的唐军崇拜?
李嗣业骑在一匹高大的马上一马当先出城向龟兹前行,文官和一些到龟兹任职的将官家眷都坐在车上出发了,李佐国乘马落后李嗣业半个马身样子,一行人在雪地里越行越远离开了疏勒。
龟兹是安西四镇中最靠近大唐内地的城市,城市可容纳军民三十万,是为西域最大的城市,它担负着为其余三镇运送军资物资的重要作用,城市设计为八门四桥,每个方向的城墙有两道门,一道为活一道为死,为活的意思就是城门用的是吊桥,平时这城门是不开的,只有战时才会起用,而另一道城门连接的是一座石制的桥,这桥横跨护城河,是每日进出龟兹的必经之路,战时这门就会被泥石彻底封死,护城河上的石桥也会拆除。
李嗣业一行从龟兹的西门进入,直接来到龟兹中心的节度使行辕所在,这是一个办公衙门,是节度使办公所在,也能够住入,前面为办公地,后面是居住地,高仙芝死后高仙芝的家眷已经搬出了这里,现在这里宽大的前厅里面空荡荡的拜访着一张供桌,李嗣业正在传旨太监曹健的面前跪着。
曹健读完圣旨之后问李嗣业:“节度使可曾听清奴婢所念?”
李嗣业回答:“听清。”然后磕头接过曹健所递上的圣旨,这样接旨就完成了,然后随曹健来的几个小太监就拿出二品紫色官服给李嗣业换上,带上宽翅帽,配上金鱼袋,李嗣业本来就是身高出众,这官服是文官式样,李嗣业穿上却是显得威风凛凛,因为李嗣业太高,给他调整帽子的小太监不得已还搭上了一个凳子才能将帽子带到李嗣业头上。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外面等候的文武鱼贯进入厅中见过新节度使,然后左右落坐,为首的就是段天和,他现在总理封常清所管的一切事物,说白了就是安西四镇的总后勤官,在李嗣业出征的时候段天和就是留后使,不过这留后使不一定是段天和来当,他只是职务上最合适的罢了。
李佐国的座位在左边武官第二位,第一的就是碎叶镇守使刘瀚,李佐国看着面前的一众文武,这就是今后自己和父亲的本钱了,安西将是自己的最大后盾,全部人坐定之后李嗣业就开始了就任安西节度使的第一次会议。(未完待续。)
PS:(终于到主角出场了,我才写得有气儿啊,以后过度章节尽量少,不然看着也没劲不是?求几张推荐票,看书要给票票的嘛!先谢过了。)
第四十三章 利益至上
李嗣业环顾在座的将官文官,心中感觉就像是如梦一般,在三年前李嗣业绝对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坐上节度使的宝座,现在看着底下众人热切尊敬的目光,李嗣业不由得一笑,目光落在了排在左手武将第二位的李佐国身上,这个儿子这几年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不但文事没有丢下,武事更是突飞猛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眼光深远,可以说是雄才大略。
疏勒的所有发展都有他的身影,不但是疏勒的人口一跃成为安西最多的,通过各种贸易和鼓励农耕的手段不但使疏勒成为了安西最富有的军镇,还成为了第一个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的军阵,碎叶军镇现在的粮食还要靠龟兹运去的军粮支撑。
同时这短短的三年时间,李佐国还拉起了一只不下于任何安西精锐军队的部队,虽然现在名字还是团练一级,但是所有知道这只军队的人都知道这是怎样一只军队,加上十数个突厥或其他草原部族的加入,这是一只隐形的骑兵部队,疏勒的武器制造在李佐国大力支持下寻找煤矿铁矿等多种矿源,成功的实现了武器装备的自给自足,从去年开始疏勒军队实际的装备武器就已经能够满足需要了,但是一直以来军造局一直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李嗣业自己都不知道库存的军械有多少了。
李嗣业知道,只要有需要,李佐国通过在怛罗斯一战中消化的庞大人口资源就能够组织起一只庞大的,武器装备精良的部队。这些人口里面成分复杂,很多都是外来人口,已经占到了疏勒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强。汉人还是占多数,因为一旦民族人数要超过汉人人口时候李佐国就会实行分流政策,将多出来的民族人口向其他三镇转移,这样一直保持汉民族的优势人口。
李嗣业相信这样再过十几年,所有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就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唐人了,李嗣业不由赞叹李佐国布局的深远,通过两次对外的战争。李佐国不但击败了两个强敌,还通过两次战争将大唐的疆域向外扩张了很大,且真正的消除了西域草原的祸患突厥。现在最大的突厥部族就是阿史那部,就在疏勒,其首领的独女阿丽儿就要嫁给李佐国了,很多突厥人早就开始称呼李佐国为我们的图鲁拨。就是我们的女婿的意思。有更多的突厥青年认为李佐国就是狼神的使者,以能够在他麾下战斗为荣。
这种强大的武力也使怛罗斯一战扭转乾坤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李嗣业自己成为节度使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这个位置原来应该是不好做的,毕竟高仙芝的旧部不少,还有四周的强敌环伺,但是现在李嗣业有无比的底气坐在这个位置上,他要为自己儿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何况现在疏勒最强的三只军队都在手中。
作为大唐威慑西域的安西大都护的三只强军,一只就是碎叶镇的西北军。这只军队在怛罗斯一战中元气大伤,何况现在的将领刘瀚是早就投靠了李嗣业父子的了,疏勒镇现在是为安西大都护最强军镇,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