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绪挥手说道:“蔡将军太过谨慎了,我军骑兵至少八万,野战正是我军之长,我意已决,就准备迎击李佐国吧。我要在这长安城下将李佐国的人头挂起,让长安城里的李亨看看抵抗大燕国是什么下场。”
蔡希德看安庆绪战意澎湃,仔细想了下自己这边还是有优势。就不在劝说,抱拳领命而去。
很快长安城东门外的安庆绪部队全部收缩,排队回到了大营之中,连制作好了摆在空地上的攻城器械也乱糟糟放着没人看守。
城上的尉迟长龚在接到手下士兵报告后上城观看,不由得也摸不清安庆绪打的什么主意,尉迟长龚可不知道李佐国已经行动了,这没日没夜的攻击尉迟长龚已经三天没有休息了。本来是一个很早注重仪表的将军,现在满脸的胡子茬,不过安庆绪大军只要收兵回营。不攻击城墙,尉迟长龚就已经大松一口气了。
毕竟城内的唐军太需要休息了,这样也能够有喘息之机,尉迟长龚只要安庆绪不攻城。管他出了什么事。
安庆绪站在大帐最里面。这顶大帐保持了胡人的草原风格,原来是安禄山的帐篷,现在安庆绪领兵已经赏赐给安庆绪使用了,帐顶的十六个天窗的布帘全部拉起,帐中一片明亮,所有的安庆绪麾下的一百多名将领都在帐中,也不显得拥挤,说明安禄山的这顶帐篷之大。
安庆绪满脸严肃。手中的镶嵌了宝石的马鞭在掌心不住的拍打:“都清楚了吧?现在李佐国的安西军十五万左右已经离开武功向长安扑来,先头骑兵三万左右今晚就能够到长安。李佐国完全是加速行军,我们的斥候发现照安西军步兵的速度明天中午左右就能够到长安附近。”
安庆绪扫了众将一眼,看见不少将领脸上露出震惊,知道李佐国的战绩令这些将领心中畏惧,就提高声音说道:“现在这个时机就是最好,击破李佐国的安西大军就在眼前,明日我们五更做饭,大军开拔往长安西门迎击李佐国的步兵,趁其原来疲惫一举击破,少了安西军在我们侧面威胁,长安也是唾手可得。”
下面一员战将出列抱拳:“晋王,末将有话要说。”
安庆绪一看,是燕神军的三个都尉之一,神武将军杨世辉,这杨世辉本家为范阳世家,从太宗时起就是将门世家,世代为边军将领,因为安禄山反唐的原因,杨世辉为情势所逼也一同反唐,虽然安禄山一直不喜欢杨世辉,但他却实是一员难得的将才,所以安禄山剥夺了杨世辉原来所领的两万大军的指挥权,任命其为燕神军的都尉,升为三品神武将军,虽然升官了也是一军主将,但燕神军是安禄山的亲兵性质,杨世辉只有指挥权,除了这个就没有办法指使得了燕神军了,是一个位高的虚职。
安庆绪点头道:“神武将军你说。”
杨世辉说道:“明日进军和安西军交战,要是安西军不迎战,直接扎营以对我军如何自处?何况今日安西骑兵就会到达,三万骑兵其力量不小,肯定不会坐视我们去进攻李佐国的步军。”
安庆绪笑道:“我早就想到了这两点,蔡副帅你说给杨将军听罢。”
蔡希德对杨世辉说道:“我军加上盟友的军队,大多数是骑兵,达到了八万,要不是攻城损失了两万左右的战士,我们的骑兵要超过十万,”说道这里帐中站着的部族将领们脸上都露出了肉疼的表情,损失的基本上是他们的战士啊,蔡希德的声音接着响起:“安西军只有这三万骑兵,我们骑兵的数量是安西军的一倍多,明日就先出动骑兵,将安西军的三万骑兵一举歼灭,就算不能一口气吃掉他们的骑兵,那么击溃了也行,然后我们的骑兵大队顺势冲击在后面刚赶到的安西步军,这样就是山崩之势,安西军必败无疑。”
帐内众将听了蔡希德的一番话,各自盘算了一下,觉得安庆绪和蔡希德的计划不错,本来自己这边骑兵战友明显优势,李佐国的骑兵和步兵又脱了节,对方的骑兵要是不敢和自己的骑兵交战,那么自己的骑兵部队就雷霆一击直接进攻安西军的步兵本阵。
众将的心里都按照原来的想法,只要是骑兵攻击步兵,一万骑兵可以击破两万步兵,这种冲击力可不是开玩笑,大多数安庆绪手下的将领都想到了这一节,于是帐中就轻松了起来,有将领就大呼:“晋王,明日末将愿为先锋,击破安西军的首功就交给末将吧。”
看着众将都踊跃了起来,安庆绪露出了笑容:“明日骑兵分作两批,三万盟军骑兵缠住安西军骑兵,燕神军和蔡将军麾下的两万骑兵作为拳头,等安西骑兵被缠住时出击,击破安西骑兵,我亲率步军跟上,全军迎头攻击安西军步兵,一战剿灭李佐国,然后回兵长安,趁大胜余威攻下长安,大燕国社稷就此稳固。”
安庆绪一副挥斥方遒的模样,倒也有几分气势,众将一起躬身:“愿为晋王效死。”(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长安偏西步战骑
天色已经大亮,通往长安的官道上面这时全部是黑甲士兵,一列列的士兵手持长枪和横刀等武器,一层层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往长安方向前进,所有的士兵都彪悍肃杀,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的老兵,队列中的每个士兵都随着鼓点的声音迈步前进,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之上。
同时起步踏下的无数只铁靴像是要将大地都踩出个窟窿,那“轰轰”的脚步声在很远就能够听见,官道边的百姓,一些做买卖的茶铺和饭馆都已经全跑光了,安西军对于长安百姓来说可是神秘得很,都不知道安西军是不是杀人不眨眼,要是凑近了被杀了那可是太冤枉了。
一面面的大旗在前进的军队中飘扬,最前面的是一面绣有“铁壁”二字的巨大旗帜,这是在乌兰大战中以一万人抵挡住了十几万骑兵冲击的陌刀兵,统帅李佐国在战后亲封“铁壁”二字封号,那面红旗上面绣的“铁壁”两字也是李佐国亲手所书,字型苍虬,“壁”的最后一笔仿佛一支长枪要刺出旗面。
而陌刀兵却根本没有在行军,这支队伍全部是马拉的大车,车上坐的是一个个铁罐头一般的壮汉,陌刀兵全部是在大车上面行军,不然一百多里的路程让这些身穿几十斤甲胄的士兵用脚来走,恐怕走到长安没几个能够有战斗力了,所以陌刀兵几乎是唯一的坐在车上前进的步兵。
乌兰大战之后桑贾尼只是脱力,身体并没有受大伤。只有几个小小的伤口在手臂和肩膀,胸前也有被长枪刺破的伤口,不过在精良的铠甲的保护下五天之后桑贾尼就活蹦乱跳了。他坚决拒绝了李佐国提议让他回疏勒接手疏勒镇守使的职位,死活要留下来继续带领陌刀兵,李佐国无奈,也非常喜欢这名忠诚的勇将,于是从安西补充过来的一万陌刀兵就交给了桑贾尼继续统领,加上原来剩下的五千陌刀兵,可以说是李佐国此次对阵安庆绪的大队骑兵最强的铁壁。
军人是最将就荣誉感的集体。当一个军队沉淀了历史的荣誉之后,其爆发的战斗力是惊人的,李佐国给予陌刀兵的这个称号是全军独一无二的。也让其他的部队非常眼红,都摩拳擦掌希望在下面的战斗中也能够获得这样的称号。
陌刀兵的士兵在营中走过时都仰首挺胸,参加过乌兰会战的陌刀兵官兵全部胸前都有三个徽章,一个是青铜战役勋章。这是参加过乌兰决战的士兵都有的。包括伙夫在内都没有落下,勋章上面只有乌兰二字,显得朴实无华,一枚是银质的胜利勋章,表示的却是这支部队在这场战役中是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只部队荣获的是集体战功所获得的,勋章上面是一个银质的狮头形状,背面是部队的名字和个人的姓名。最后一枚就是称号的勋章了,这是一枚镶金的勋章。勋章上面浮现一座山峰,山峰上面是“铁壁”二字,这才是陌刀兵最骄傲的源泉。
只有参加过乌兰大战的陌刀兵才有这枚“铁壁”勋章,后面补充进来的陌刀兵士兵却是没有,战死的陌刀兵都得到了这枚勋章,勋章不但是功勋的证明,也是以后士兵退役之后减免税收的证明,所有士兵对勋章都爱若性命,睡觉之前会专门用油脂擦一遍,以便第二天佩戴在胸前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