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看病,特别是给京中女眷看病,江采春已经在这段时日摸熟了一套门路。
差不多都是一类病,江采春私下称之为闲出来的。
左右就是开些静心宁神的补汤,只是为了安心用的。
江采春只是听老夫人的声音,就知道自己猜的没错。
就是想太多,闲出来的。
至于听说孙女请来了自己,然后病好了大半这样的话。
先前江采春的确信了,但现在倒是回过味来,知道是场面话。
她给老夫人把完脉,就回到桌前,准备开药方。
因为看不见,所以江采春开药方,都是口述。
在江南的时候,慈幼堂中识字的人有不少,这些都是江采春看病时的苦力。
而这些达官贵人身边,就更不缺识字的,自然会有人替江采春写方子。
江采春开的倒是寻常方子,老夫人平日里也是吃这个的,济阳公府也有常备药材,不需要去药铺抓药。
江泽一直在外间,没进来,里间就只有文氏和江瑶,还有老夫人的两个陪嫁嬷嬷在。
江瑶把方子写好之后,就递给了陈嬷嬷,让她去库房抓药。
陈嬷嬷打眼一看,都是平日里的那些,也没什么出奇。
可见这个江医女是言过其实。
她撇撇嘴,没说话,径自取了库房钥匙,去库房拿药。
江采春将方才开的那个方子回忆了一遍,觉得的确没有问题,就准备收拾东西走人了。
留在这里,她觉得很不舒服,总感觉有人一直盯着自己看。
在她看不见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济阳公府老夫人,的确一直盯着她看。
文氏没见过江泽原配,江瑶也没见过,她却是见过的。
她与江泽原配相处的时间,甚至要比江泽与其原配相处的时间更长。
男人常年在外,府中只有女眷作伴。
老夫人又是婆婆,自然要儿媳妇在自己跟前立规矩。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老夫人还是能清楚地回忆起自己第一个儿媳的模样。
和眼前这个女子是有几分相似。
甚至……脸上轮廓,还跟儿子有些像。
而且还姓江。
老夫人的心怦怦跳个不停。
这姑娘,该不会是当年被丢弃的那个孩子吧?
她、她的命怎么这么大?!
这样都能活下来?!
她是怎么活下来的?
怎么、怎么成了大夫?
老夫人一肚子困惑,但是又不好说出口。
犹豫了一下,她还是决定问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