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逸飞做项目的思路存在问题。
这是俞兴去纽约的时候就和熊潇鸽、徐欣聊过的事情,但彼时只是当作业界动态的闲聊,现在回到申城又把手上的要紧事处理完,真正再面对五楼的孵化就更加不满意了。
大贴吧、小贴吧、优化贴吧……
翟逸飞最早见到俞兴的时候是谈微信,那时还说没法用同质化的东西击败更强大的企鹅,现在轮到他自己创业,仍旧难以避免的把自己过去最成功的产品思路拿过来放在移动互联网之上。
俞兴最早看到项目书的时候不置可否,没有先入为主,也想看看这玩意到底行不行,但“同乐”app用自己的数据转化和留存证明,它确实不太行。
不说做超级app的潜力,不管应用商店的点击率还是下载安装率,又或者相关的留存率,它堪堪也就中层水准。
俞兴是自己带人做出微信的,虽说是利用了对手的舆论,但深知各种数据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同乐”的应用商店点击率只有1%左右,下载安装率在15%左右,安装后首次启动的用户比例最多45%,而完成注册和功能引导的仅占30%。
留存率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与30日留存同样普遍在平均水平徘徊。
从种种数据的表现来看,“同乐”的立足切入点并不稳固。
俞兴自己在心里复盘,认为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小贴吧”既远不如“大贴吧”的用户体量,也无法把兴趣爱好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分,哪怕,它已经是一款用户总量超过100万的app。
该改就改,该砍就砍,只有堆出来的量,没有足够的活跃度,仍然是一条死路。
移动互联网在2011年的下半年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快。
俞兴觉着五楼这帮人是时候重组了。
当然,考虑到创业公司某些时候存在的执拗,这个话还是从别人嘴里出来更合适。
刘建凯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好!
他既有前东家的风格,也有多年投资的经验,不管是赞是批,都可以格外契合。
甚至,他和这边连合同都没签,就是个打零工的,万一真弄出众怒,也很容易解决。
果不其然,刘建凯那么当场一呛声,被面刺的翟逸飞只在三天之后就主动来找了楼上的资方。
“同乐”这家公司,其实与百晓生、碳硅集团、红隼资本都没有关系,纯粹是俞兴个人出资的持股,然后给了办公位置,又给借用了程序员。
俞兴对于翟逸飞思考后的变化颇感欣慰,而为了彰显重组的主题,他专门把开会时间定在周六,不仅仅是自己、翟逸飞、刘建凯,还有碳硅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以及,红隼资本。
红隼是专业的投资机构。
碳硅投资是围绕自身业务做战略投资。
俞兴在这场会议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不管红隼还是碳硅投资,我希望大家能投出来一些流量可以互享的项目,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很大,但在当前阶段,大家很难从BAT那里获得流量支持,那就要必须挖掘业界中小项目的流量与开发自己的流量。”
“怎么开发自己的流量?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也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
“怎么挖掘中小项目的流量?用投资,也用我们开发出来的流量作为交换。”
“我举个用户需求的例子,还是拿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的场景好了,我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到很多人都拿着手机不放,智能机带来的娱乐属性比过去强太多,吸引力也高太多,那么……”
“手机既然使用时间大幅度增长,同时增长的广泛需求是什么?”
俞兴环视会议室里的众人,着重看向了刘建凯和翟逸飞。
随后,他说道:“是流量,手机固然可以提前下载内容,更多的还是需要通过流量来获取内容,但流量是要钱的,所以,如果满足用户们的流量需求就可以获得自然而然的发展。”
“如果我们做一款利用wifi来分享手机流量热点的软件,你们觉得,它是不是很有增长前景?”
俞兴提到了类似wifi万能钥匙的项目。
刘建凯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咦,俞总,你说的这个……哎,你这是举例吗?这是来谈‘同乐’的吗?我怎么感觉这个wifi分享的想法比‘同乐’好很多啊。”
智能手机正在高速增长,3G网络也在飞快发展,各种内容日新月异,这种情况下来帮助用户降低流量费用,逻辑上完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