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如海,念似浪,没有一刻停止,不知会卷向何方……
这便是“心猿意马”。
各派修行都有各自应对“心猿意马”的诀窍,无非“空,忘,定”之类。
但还有一种法门,便在于“观想”:存想一物,便是让无形的心念,化作一种有形之物,进而归束。
某种意义上,炼器,也归属于这一类。
用炁在喂养法器的同时,也在存想法器,进而让法器有了灵,有了特殊能力!
一件死物是无法感知人的恶意的,但死物有了灵,便能感知了。
动物的灵,是由天地之神(或称道)赋予的,而人的灵,是由元神赋予的……法器的灵,亦是如此!
……
碧游村在山里……好像谈起修行,总是离不开大山一样。
有了地址,傅源很容易就找到了碧游村的所在,但在入村的路上,却被拦了下来。
“前面是私人地盘,旁人免入!”
看着跳出来的两个人,傅源脑子里却联想到了另一幅场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忍不住笑了,傅源骑在电瓶车上,道:“我是异人,能进去吗?”
“你是异人?”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上前一步,道:“那就露两手来看看!”
傅源打量着两人,点点头,开口道:“乱神!”
声音听着不大,却有一种震荡之意,传入耳中,由低到高,最后在脑中宛若雷霆震响,震的两人大脑一片空白。
紧跟着眼皮一翻,直接栽倒在地。
傅源撑起电瓶车,走上前,蹲下仔细检查,最后从二人身上各自取出一件法器。
这是傅源第一次见到法器,只是在手上把玩了一番,便明白其中的玄奥。
人体五脏,心属火,人的念头发于心,所以炼器需要的火,其实是心火,其原理在于以纯正的心念,将外物炼成与自己身心一体的“法器”!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人的意念,情绪等,都产自元神,将元神散发出来的这些东西归正,形成了“灵”,赋予外物,使得外物有了灵,有了神通。
反正都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说法。
将法器丢还给二人,傅源又仔细打量了二人一番,这才起身,骑着电瓶车继续前进。
……
一个人的感官,分为内在感官跟外在感官。
外在感官是人们常用的,眼,耳,鼻,舍,身,意,通过对外界的发散,来收集外界的信息。
内在感官挺复杂的,比如感知自己的身体,饥饿,疲劳,疼痛等状态,还有喜悦,悲伤,愤怒等情绪……
但无论是外在感官,还是内在感官,都必须先有“知”!
就好像一个天生失明的瞎子,无论别人描述的多么精彩生动,自己也永远无法有对应的“知”,不会理解色彩是什么,光线是什么,光芒照射下的物体有多生动,能“看”到是种什么体验……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深吸一口气,这口气进入口鼻之后,便再也无法感受了,但这口气却真实存在,所以一个人能感知到呼吸的气在体内的运转吗?
幻想一下,如果这口气是口冷气,而且温度不会变化,吸入体内后,是不是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口气到了身体哪个部分?
感知感知,只有切身感受到,才会产生“知”!
人的先天一炁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先天一炁,但没有感受到,便不会产生“知”,哪怕你无意中运用了它!
这个“感受”便是异人修炼的资质,感觉到炁,“知”道炁,这才有了感知炁。
傅源小时候便是无论如何都感受不到这口炁,所以也就无法“知”,无法感知先天一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