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这种来自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儒家的“移风易俗”,造就了各地的风俗不同。
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物资越发的充沛,人们也不需要从水里,从山里去扒拉那点吃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向统一。
但在一些地方,还是有一些年纪大的,保留着较为古老的生活习惯。
人们普遍认为,野生的药材,比种植的药材强,基于这个观念,秦岭附近有不少采药人,依旧在坚持上山采药。
这一日,就有一位采药人,带着干粮,背着背篓,一大早便进入了秦岭。
鸟鸣山更幽,在这幽静的山脉中,偶尔的一声鸟鸣兽吼,采药人就清楚了,他不能再继续深入了。
秦岭深处,那是普通人无法涉足的地界。
在一片溪流边,采药人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下,然而正当他卸下背篓,打算洗个手时,就听到了一阵声响。
扭头一看,一群人正沿着小溪,从密林中走出,顺流而上。
大约二十多人,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面无表情。
不是装冷酷,也不是不露表情,而是真正的麻木,麻木的没有表情,让人看着就觉得渗的慌。
反正采药人是被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地上,等那群人看过来时,更是慌张的连忙爬起来,远远地躲开。
好在这群人没做什么,也没说什么,只是默不作声的路过,沿着溪流继续向上。
一群面无表情的麻木人群中,却有一例外的,那是一个女人,表情很慵懒,好像没睡醒,又好像提不起精神,但正是这种慵懒,在这群人中异常的显目。
就如同一群傀儡,拱卫着唯一的一个活人。
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女人,采药人心中才微微镇定,想了想,开口提醒道:“喂,再往前就没路走了。”
其他人依旧面无表情,唯有那个慵懒的女人转头笑了笑,道:“老丈,谢了。”
采药人这才注意到,这个女人只穿了一身松垮的短袖热裤,手臂大腿全都漏在外面,忍不住又道:“闺女,多穿点,山里毒虫毒蚊狠着呢,你这样会遭罪的。”
慵懒女人笑而不答,或者说没精神回答,这个女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没什么精气神,好像大病了一场,但身体却又很健康,偏偏又让人觉得,她很疲惫……
也因此,显得比较慵懒,没精神,没睡醒,随时都会睡着。
一群人继续前进,很快就消失在密林中。
采药人也没有在提醒,说多了惹人烦,只是嘟囔着:“年轻人不听劝,说了前面没路,怎么就不听呢?”
而且在深山中行走,最怕的就是蚊虫鼠蚁,就那闺女的穿着,晚上要在山里过夜的话,运气不好被什么毒虫咬一口,命都要丢掉大半。
这让采药人不得不担心,却又碍于彼此只是陌生人,没办法劝的太多。
作为一个秦岭的老采药人,他很熟悉这片区域,这条溪流的源头来自秦岭深处,具体在哪不知道,但沿着小溪顺流向上大约七八里,就会遇到一片悬崖,悬崖上有瀑布。
因此那片悬崖湿滑无比,就算是专业的登山队,也没把握攀登上去,更何况这些人身上根本就没有携带专业的登山器械。
采药人笃定,他们最终肯定会回头,说不定还要来向他打听如何绕过那片悬崖。
因此采药人没有急着下山,而是在溪边静静等待着,等着他们回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日头渐渐到了头顶,又开始偏移……
采药人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算算时间,那些人应该早就抵达悬崖下,然后意识到人力无法攀登,继而返身转回才对。
但时间过去这么久,却始终没见到人影……难道他们打算在悬崖下过夜不成?
至于攀登悬崖这个可能,采药人第一时间就否定了,那是不可能的!
该不会出事了吧?
那么多人一起,总不至于都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