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姚广孝又提及了一件敏感往事:“陛下难道忘记了最初为何起兵靖难了吗?”
这一句话让朱棣的表情瞬间僵住,冷声道:“大师今日突然提起这事又是为了何意?”
气氛陡然间降温许多……
“贫僧仅仅是希望提醒陛下不要忘记初时的目的罢了……毕竟良善的继承人方能让大明江山稳固传承三代呢!
"
姚广孝神情严肃如常,说出这话仿佛带着深意。
对此,朱棣心里虽认可关于‘旺三代’的说法确实没错,但事实可不像说的那么简单顺畅;而且这老秃头完全没搞清楚状况就想来批评指责?
不就是因为一些小意外致使朱高炽身体受损吗?他还不是活着!
愤怒之中还有些委屈夹杂其中。
最后朱棣终究忍耐住没有直截表明那令人难以启齿、太过荒诞的秘密——哪怕说出来又有谁肯信呢?这事儿涉及层面实在太大了无法轻易泄露给任何人包括最信任的人。
随后他摆出强硬态度回击:"
朕用不到你的提点,朕对自己的目标十分明晰。
难道你也是非要逼着朕处置二子不可才行么?之前不还夸赞他有灵慧之气么?怎现在变成这般模样啦?”
说着伸手指向对方责怪不止。
而姚广孝却被这样突如其来的强烈反应吓到了一点。
平常谈论这些问题时并没有见过皇上表现出如此激动过。
急忙解释说:“贫僧并非那个意思,还望陛下息怒。”
尽管如此,朱棣仍然正色警告:"
你记着啊,除非老二做出违背伦理的大错,否则无人可以动他分毫!
那些你顾虑的事情根本站不住脚,都是无中生有的妄测猜疑而已,别整天神神叨叨尽想些乱七八糟的。”
平复一番后稍转语气继续探讨另一议题:
"
再者说了,听说你知晓朕有意为汉王选纳新妃?”
"
啊。。。不错。
不过贫僧有个请求:如果陛下同意的话,允许在届时陪送亲队伍亲自走一趟云南之地可好?”
姚广孝趁机提出新的愿望要求。
"
哦?你打算前往云南?”
朱棣闻讯愣在当地,一脸惊诧望着这位出家人——真是不知打什么算盘,怎么忽然起了这种念头呢?
他毫不知情老二对他的反感,因而毫无顾虑,不怕到云南后真的遭遇老二的毒手?
“万万不可,咱们可指望你参与编写《永乐大典》,若你离开,单靠解缙一人怕是难以完成!”
“你现在哪里都不能去,先留在应天吧!”
明白过来的朱棣立刻回绝了姚广孝的提议!
实际上这也是在为姚广孝考虑,虽然他并不担心朱高煦做什么过激之事,但更担忧的是如果姚广孝真去了云南,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