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振闯入,皇奶奶随即以其危害社稷为由要立即处决王振。
情急之下,您竟跪地求情,这才保住王振性命。
】
糊涂至极!
怎可用妇仁之慈?
一个区区太监,该杀就杀。
竟放任一位幼主这般行事!
若换作朱棣,他早就指派锦衣卫斩下王振的人头!
试问,在圣明贤能的朱瞻基身边怎可能容许这种人物存在?若存在,必当立刻铲除!
【还有一次,皇奶奶派遣王振到内阁问询某项政务决策。
尚未等到杨士奇拟好票,王振便擅自做出裁决。
杨士奇为此连续三日不踏入内阁表示抗议。
皇奶奶也借此机会严惩王振,命令他向杨士奇道歉,并警告下次犯案必死无疑。
】
【到了正统四年,王振裁定杨士奇和杨溥围绕廖谟杖杀驿丞案所产生的争端,结果竟博得皇奶奶认可,由此王振更加肆意妄为,逐渐垄断所有朝廷决策纠纷的裁断大权。
】
哎呀……
实在令人忧心如焚啊!
毕竟妇人终究难以托付重任!
一个宦官即便有些才华,做成了几件事情,就让主上丧失警觉,授予重任,放任他肆意妄为吗?
看到这里,朱棣对张氏先前的赞许与好感顷刻之间消失殆尽。
朱瞻基去世前将孤子托孤给张氏,她竟是如此护着皇孙的么?
实际上,她肩上的责任远非仅照顾好朱祁镇这么简单,更是要维系大明江山稳定啊!
【此外,王振持续蛊惑你采取强硬态度对待朝臣,接连借故惩处了王骥、邝埜、刘中敷、吴玺、魏源、何文等官员,并且处罚未能及时弹劾他人的言官。
】
【而你一贯纵容王振所作所为,极为信任他。
受此态度的影响,言官频繁参劾大臣,助其在朝臣间立威。
】
【正统六年冬季,奉天殿重建工程竣工。
十一月初一日,你在此接受百官朝贺并颁布诏书宣布天下大赦。
这宣告了你开始实质亲政。
】
【那年,你还不过才满14岁而已!
】
【正统七年,举行婚礼册立钱氏为皇后。
同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病逝。
一直压制你的奶奶已去,这使得你与王振愈发恣意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