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在梦中经历朱高煦的世界已经表达过怒火;然而如今,他开始尝试探寻更深层的原因。
他期望看到朱高煦与侄儿能够相安,而非同室操戈。
这次透过不同的视角——朱瞻基的眼界来回顾往事——让他感受到了朱瞻基心态变化所传递的巨大震动。
到了永乐十四年十月,皇帝从北征返至京师发现朱高煦数十年违法之举,将其重责一番后囚禁于西华门内准备废为平民。
此时大哥朱高炽念兄弟情谊极力求情,结果虽然免去二弟死罪,但削除了两护卫军并将他亲信诛戮,迁徙至乐安州重新封邑令立即动身离去。
对朱高炽的做法,你感到疑惑不解觉得太显仁慈。
但在他的谆谆教导下明白要以亲情至上不要相残同类。
出于孝敬父亲之意你选择了听从他的训导。
二叔朱高煦抵达封地之后,心中满是怨气,越发迫切地打算反叛。
尽管父亲朱高炽多次写信劝阻,但他依旧顽固不化。
永乐二十二年,祖父在从北伐回师的路上驾崩,父亲于顺天府即位登基,然而二叔朱高煦却秘密派遣心腹前往京城,意图伺机造反。
得知此事后,父亲非但没有惩罚朱高煦,反而将其召回到京城,大幅提升他的俸禄,并赐予大量宝物,随后让他返回封地乐安。
洪熙元年,父亲朱高炽在顺天府去世。
当时你正在应天府遥远之地。
夏元吉等重臣担忧朱高煦会趁机作乱,于是暂不公开讣告,并紧急派人催促你迅速赶往北方。
直到你到达距离顺天府不远的良乡时,他们才正式宣布了父亲的逝世消息。
这番举措直接打乱了朱高煦图谋拦路加害你的计划,也使得夏元吉受到朱高煦的嫉恨。
然而这些情况是你事后才了解的。
后来你成功继位成为皇帝,遵照父亲的遗愿,对二叔朱高煦和另一人朱高燧给予远超其他王府的优厚奖赏。
再后来,朱高煦向你进言陈述四项利于国家安定民生幸福之策,你命令有关部门执行他的提议,同时回复信件表示感谢。
自此之后,凡是他提出的要求,你都按照他的话一一满足。
可是他非但没有知足,反而因为认为你是软弱可欺的人,变得更加狂妄自大。
但实际上你早已心中有数,意识到父亲的做法错了——虽然你可以听从父亲教导始终善待这位叔叔,但是此人只会愈发得寸进尺!
朱棣听到此处,觉得朱瞻基的手段宛如钓鱼执法似的。
明晓得老二朱高煦是什么性子,偏偏每件事都顺着他来,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在恪守父亲朱高炽的教诲,但实际上已然洞察朱高煦本质。
这样看似放纵的态度就如同过去几十年间自己对朱高煦一贯采取的纵容态度无异!
只不过自己的是出于无意,而朱瞻基看来是有意而为之!
朱棣顿时回忆起一句谚语——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癫狂!
这念头一生出来,朱棣竟生出一阵寒意!
莫非朱瞻基从头到尾就想方设法算计自己的这个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