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小胡就是个叛逆的主。
当初在府上时,小胡受不了前身的严苛管教,一怒之下搬出去住了。
追求的就是自由自在,彻底放飞自我。
而前身对这儿子,恐怕也是彻底失望,干脆不再过问。
正因如此,胡惟庸来到这方世界已有些时日,却从未见过这个“孽畜”
。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之前毫无音讯,头一回听到消息,对方竟送了他这么个大“惊喜”
!
再细想,历史上胡惟庸的儿子似乎也是因醉酒驾车,最终坠车身亡。
甚至连名字都没能正式流传下来。
毕竟既非神童,也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事,连个功名都没有。
若非有个叫胡惟庸的父亲,他不过是个普通无名的纨绔子弟罢了。
哪里有机会被人记住名字。
但历史只是历史。
历史上的一行字,落在人身上,便是一座山。
对胡惟庸而言,眼下不管是不行了。
那儿子,他并无感情,不过是个逆子,连前身对其也是失望透顶。
你这不孝子自己找死也就罢了,可别连累老子。
沉思片刻,胡惟庸长叹一声,吩咐道:“胡义,伺候老爷更衣!”
“看来这应天府,是非去不可了!”
(本章完)
------------
胡府的马车一路疾驰,直奔府衙而去。
车厢内的胡惟庸,此刻满脸愁容。
他心中涌起一种多年努力付诸东流的无力感。
胡惟庸心知肚明,这种事绝不可能瞒过朱元璋的眼睛。
也就是说,就因为这不争气的儿子,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形象必定大打折扣。
天晓得,他为了装得低调、装得平庸,付出了多少心血。
如今倒好,一切全毁了。
被朱元璋盯上,跟在荒野中被狼盯上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儿,胡惟庸愈发烦躁。
不多时,马车缓缓停下,不等赶车的胡义开口,胡惟庸便自己掀开帘子走了下来。
马车对面便是应天府衙,不过并非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