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情节稍显老套,但特效震撼,在震撼的特效下,老套催泪的故事能显得更加拨动心弦,这样的电影在后世可谓很多,而且票房不俗,有这些经验在,王鑫自己很有把握。
不过,在这个年代,中国人对特效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大部分人从未见识过恢宏的特效震撼的场景,更无法体会这些画面带给人的视觉享受和身心撼动。
看着这样一个剧本,尽管剧本的描述已经极尽华丽,但语言和视觉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剧本在投资商眼中,算是中规中矩,没什么诟病之处,但是在也没有好到令人惊喜的地步。
但华丽丽令人心惊胆颤的2亿投资预算让许多投资商望而却步。
办公室里,王鑫坐在舒服的沙发里,享受这难得的清闲,看着对面的人。
对面的人是一个颇有名的投资商,拥有一家规模很大的投资公司,也占了好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实力在有意愿投资的投资商中也是颇为有实力的。
对面的人拿着剧本细细地看着,眉头微微皱起。
王鑫并不说话,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几口茶水,将投资商李先生的表情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对于有意向合作的人,王鑫很欢迎,两亿的资金也需要投资商的支持。
因为王鑫投资一部大爆一部的才华和眼光,王鑫筹划开拍的时候,便已经收到许多投资商抛的橄榄枝,也有许多投资商,诸如李先生这样精明的投资人,更是积极和王鑫接洽,希望能在下一部将大爆的电影上分一杯羹。
李先生是最积极和王鑫接洽的投资商之一,也是最有实力的投资商之一,相对的,李先生也和他的财富以及身份相当,有一份格外的精明。
王鑫有制作一部爆一部的辉煌历史,就冲着这个,部分投资商就很盲目,看到大家蜂蛹争抢和王鑫合作投资,生怕分不到这块蛋糕,水波逐流地跟进来,但这个精明的李总对王鑫却不是盲目的信任,对于剧本和预算也非常关心。
将剧本看完,李先生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再次看了一遍,似乎并不是很满意。
放下剧本,李先生喝了口茶,借着喝茶的余光打量着王鑫,似乎在思考对面这个年轻人为何能够做到眼光精准、制片水平非凡。明明对面坐的也不过一个稍显冷静沉着的大学生模样的小青年而已。
“李先生对剧本有何看法?”王鑫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问。
虽然生意人讲究委婉,很多生意人拐弯抹角试探、劝说、诱导,但王鑫还是喜欢有事说事,直接干净利落地直指核心。墨迹些没用的还不如省点时间干别的多赚点。
李先生放下茶,似乎倒很欣赏王鑫的利落沉稳。
“王鑫老弟是爽快人,既然王讲究效率,我也就不浪费王先生时间,直接说说我的看法。”李先生指着剧本,“这就是南极融化的最终剧本吗?”
“对,已经敲定了。”
“恕我直言,这剧本就本身来看,并没有多出彩的地方。小投资小收益估计还是可以,但可能无法让王先生继续每一部电影都大爆的历史。”
许多投资人都是冲着王鑫一年间好几部电影电视剧且每一部都惊人大爆,口碑话题票房三丰收的记录来的。这样的记录,在国内电影电视圈都是罕见的。在投资人李先生看来,这一步电影想要大爆卖出如前几部电影那样的高票房,恐怕是做白日梦。而且,如果因为这一部电影,毁掉了王鑫部部大爆的记录,恐怕不止这一步电影,对后续的投资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李先生再次审视王鑫,有些怀疑有这样一个辉煌历史的人,是不是真的是面前这个青年?甚至开始推测背后操纵的可能性。电影制作人本来就是幕后工作者,谁又会放着大好的钱不赚,反叫这小子得了名又得了利?他的父亲据说是个稍显古板的正派干部,几十年都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事情,断然不会忽然变得这样眼光独到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