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一数据,颠覆了他们的概念。
在这些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眼中,中国人是没有素质,没有存款,没有思想的三无人员。尽管拥有者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可却是一块市场荒地。
而首周五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让那些质疑环球影业开拓中国市场的人,分分钟闭上了嘴巴。
环球影业将目光投向了亚洲,那场暑期档票房大战。
可惜,得到环球影业关注的时空特警,如王鑫预料的那样,好运气用尽。
并不适合国人观影的口碑一传出去,时空特警的票房出现了大滑落,第二周一周的票房,才只有一千五百万。而寄希望票房反弹的周日这一天,也仅仅只有三百万票房的收入。
这一骨感的现实,显然跟环球影业的人脑中丰满的想象相差太远。
当王鑫接到这一票房数据之后,知道时空特警的票房潜力已经耗尽,上映三天之后,通知影院正式将时空特警宣布下片,中国内地总票房,定格在五千六百万人民币这个数字,换算成七百万的美金票房。
而同期的对手,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真实的谎言,没有了时空特警拖后腿,票房开始逐次增长。而在观众的口碑中,这部影片普遍获得了好评,吸引更多的观影者。
真实的谎言坚挺到时空特警下片两周后,才出现了票房疲软。影院不得不逐渐消减场次,准备下片。
可这已经够了,最终的票房数据摆在了王鑫和各个好莱坞电影巨头面前。
一亿三千六百万人民币,这个猩红的数字是这么的耀眼。折合成美金,一千七百万啊!
一千七百万美金票房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八八年,尚格云顿的成名作《血点》,全球票房收益,三千万美金。美国记者大肆渲染,是低成本高票房的象征。
时间已经过去几年,考虑到全球通货膨胀,三千万美金相当于现在一千七百万美金的两倍多一点。
可那是全球票房啊,这还只是中国内地一个区域的票房成绩。
顿时,整个好莱坞都开始震荡起来。
各大公司的数据分析师飞快的收集一个个数据,换算起来,一向不被看中的票房贫瘠地,终于让人意识到了价值。
高效的数据分析师,很快就整理出一串让人一目了然的数据。
真实的谎言,北美总票房一点四六亿美元,而中国内地票房,只有一千七百万,看上去差距很大。
可是,专业的好莱坞数据分析师,不会单从这个简单的数字上做出评价。
真实的谎言在美国上映,票价是六美元一张,相当于人民币五十块。
这个价格,以人民币的价值和中国的消费水平来说,显然是高的离谱。就算是二十年后,一些电影的票价也不会这么高。
沿用美国的票价显然是不现实的,影院自己做出了调整,大概是十五块人民币一张的票价。
两国的票价差换算起来,再从取得的票房数据看,专业的好莱坞数据分析师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
真实的谎言在中国的观影人次,居然达到了北美的三分之一。
当这个数据一出来,好莱坞的片商们一个个都眼睛发亮。相当于北美三分之一的观影人次,这已经不是新兴的票房仓库了,而是实打实的大票房仓库。
要知道,无论是好莱坞的影片,卖到欧洲还是卖到澳洲,日本这些地方,都只相当于北美票房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陡然冒出一个地方,能够拥有北美三分之一的消费人群,简直就是一块无比美味的大蛋糕,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甚至有经济学者发布论文,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影人次只会不断增加,迟早有一天,会超越北美,成为世界观影人次最多的国家。
这可不得了,原本只有环球、华纳这些电影巨头意识到中国票房潜力,这个数据一透明,大家顿时都坐不住了,纷纷兴起前往中国赚票房的念头。
可当他们要行动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对这个悄然发展的大国,实在是太陌生了。
依然还停留在没有素质、思想和存款的三无概念中,想要将影片卖到中国去,卖给谁?
中国华夏有哪些有实力的电影公司?院线掌握在哪些人手中?那些欧美人根本无法理解的体制,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阻碍?
这些,似乎都一无所知。
一无所知,那就想办法了解。以环球影业、詹姆斯卡梅隆为首的这帮人,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先机。
懊恼自己反应慢的同时,也让人兴起复制他们成功办法的念头。
环球影业在中国之所以能成功,是跟谁合作的?顺着这条线索去查找,王鑫的中国星电影公司,第一次出现在了世界电影人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