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声轰隆,成片的尸首染红了大地,硝烟弥漫,战场上呐喊的声音嘶哑而绝望。
何排长拿着炸药包冲向坦克,嘶吼着要将碾过战友遗体的坦克炸成碎片。机枪轰隆扫射,何排长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流弹一颗颗打在四肢及胸口,何排长晃了晃倒在血泊里,坦克缓缓开来,他死死盯着坦克,点燃炸药包。
炸药炸开,坦克晃了晃,过了一会儿又继续前进,而那年轻的战士,吼着不许后退的人的生命,湮灭在数以万计的牺牲者当中。
镜头切换到何凤山的案前,何凤山看着国内传过来的消息,忧心忡忡。
小日本在国内横行多年,之前借口士兵丢失袭击宛平,导致中日双方开始明确对立,北平天津相继失守,现在国内又传来上海发生大规模战争。
紧锁眉头,何凤山长长叹了口气。看来小日本已经按耐不住了,民国政府军节节溃败,实力以及装备和日本军队相比没有长处。况且,连续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积贫积弱战争不断,局势实在是令人忧心。
此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在这个战场上死去。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何先生,最新消息,意大利加入《反国际协定》,改变了对奥地利的立场。”
门外,助理匆匆进来,一边走一边惊呼。
何凤山略怔。
失去意大利的庇佑,奥地利这个弱小国家注定要被德国玩弄于鼓掌之间了。
“奥地利地处欧洲心脏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德国怕是已经做好侵占奥地利的准备,恐怕不久之后战火就要蔓延到这里了。”何凤山叹息。
战争,可恶的战争。
何凤山开始在各处游走打探局势和消息,并紧密联系国内。
国内也是战火连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下,天下百姓,一样的苦。
何凤山侄子参与战争,淞沪会战后日本将战争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推进。由于淞沪会战失礼,损失惨重的国民军艰难地包围首都,南京却很快被攻占。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
“啊——”杨佳颖泪流满面地捂住眼睛,实在是不敢看,王鑫也默默地捂住心脏。
灰黑的天空,狰狞的笑声和惨烈的垂死惊呼……这样沉重而残酷的画面让人窒息。
在片子里加入这一段王鑫也是反复考虑了很久很久。比如要放多少南京大屠杀的画面,是否要明确标注和旁白时间地点和杀害人数。
以国际上对中国的态度,很多国家并不愿意中国为自己辩解和伸冤,毕竟,那个年代,除了日本之外,对中国犯下罪行的国家很多,也是当今世界的强国。
这些国家会偏颇地判定王鑫的电影夹带私货,并以这一段为由否定整个片子,禁止片子的上映。
想了很久,王鑫决定用比较隐晦一点的方式表达,否则片子被禁,全世界的人都会看不到一点点这样残酷的历史。
因此,电影中描述大屠杀的时间并不长,只用了三十秒,标注只标注了这场“杀人游戏”有多少日本军官参与,其中最高的单人屠杀记录。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迫使奥总理k舒施尼格(17~1977)答应德国以下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义囚禁的全部纳粹党员,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a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掌握警察权。3月12日,纳粹党徒大肆宣扬"奥政府被共产党暴徒包围",伪造奥政府请德出兵镇压骚乱的"紧急请求",接着,德队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
电影两条线,欧洲线和亚洲线,一明一暗进行。
此时镜头转回亚洲,何凤山的侄子接到堂兄弟战死的消息,痛苦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