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开发中美电影市场,这个听起来是如此的高大上,让人热血澎湃,绝对能够忽悠一批热血青年脑子一抽,就跟着别人干了。
可事实上,北美和南美市场,早就被好莱坞占据了。而好莱坞则被八大电影巨头占据了。梦工厂算是斯皮尔伯格的心血,但是跟八大电影巨头比起来,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这个差距,直到二十年后,梦工厂全球闻名,也只是缩小了一些。
华语电影在某种历史原因的导致下,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断层。而后香港电影崛起,算是小辉煌了一把。
可香港电影再次市场萎缩,这个断层再次出现了,并且就在现在。
直到千禧年后,内地的电影市场完全成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华语电影才有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而美国电影则不同,虽然文化底蕴薄弱,但是由于并没有经过世界大乱,电影这一文化反而成了历史最悠久的国度。
在这近两百年的电影史中,北美的电影市场逐渐成熟,涌现了好莱坞这一世界电影圣地。
而北美的电影市场,历经两百年,早就被八大电影巨头牢牢的占据在手中。就算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雄心万丈,想要拓展出一片天地,可也难逃有心无力的事实。
北美的市场,是已经被占据了!至于内地的市场,倒是新的处女地,予取予求。
斯皮尔伯格和不少世界电影人,恐怕都看中了这一点,将目光集中了起来。
然而,现在真的是开放内地市场的时候吗?绝对不!
内地的电影机制和电影工作者,完全还没有成长起来,也就是王鑫凭借着先知先觉,弱弱的比别人快了一步。
就算是老谋子等这一代电影先驱者,他们也没有抗击如狼似虎的欧美电影者的实力。
一旦开放内地市场,被这些虎狼窜入,后果将是不敢相信。
满大街充斥着欧美电影,精神侵略,传统的华语电影将会被挤到角落里面垂死挣扎,弱小的电影工业再次被扼杀。
内地票房流失,又无法赚取海外票房,华语电影就真的作死了。
这一情况一旦实现,将会是一种经济上的变相掠夺。外汇流出,传统文化被抛弃,今后连一部像样的代表华夏文化的电影都无法问世,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之所以还没有发生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国内的体制重重保护下,才得以生存。
众所周知,广电的审片之严格,让那些欧美长鼻子通常都能气歪。不管怎么说,就是不给你上映。
看上去任性无礼,可实际上,却是在执行某个高瞻远瞩的指导。
在国内的电影工业没有发展并形成竞争力之前,严格控制购片的整体数量,给国内电影提供一片成长的土地。
相反,如果全面解禁,让好莱坞的大片进入国内。凭借着好莱坞的电影基础和商业元素,很快就能抢占国内市场,重现欧洲电影之殇。
欧洲电影正是华语电影的前车之鉴。六七十年代之前,欧洲曾经是世界电影的中心,那时候还没有好莱坞什么事。
以注重电影艺术内涵的欧洲电影,是高雅的代名词。
在当时,就是美洲地区,都对欧洲电影推崇备至,看电影是上流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历史浅薄,沿袭欧洲的文化,由于无法形成自我的文化而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卑,对追逐欧洲文化有着一种狂热。
这一点,和受到华夏文化洗礼的周边亚洲小国,有着共同点,既充满敬畏和向往,又不甘承认沿袭其他名族文化,时刻想要反抗逆袭。
在亚洲,无论某岛国和棒子国怎么上窜下跳,怎么曲改历史,跳出什么砖家厚颜无耻对华夏文化进行剽窃,都无法摆脱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巨大·阴影。
而美国,缺在这方面,上演了完美的逆袭。
能逆袭的主要一点,便是电影工业的超越。由于好莱坞的井喷式发展,美国的电影文化,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沿。
而欧洲国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结果就是,日渐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以摧枯拉朽的商业元素,袭击欧洲市场,将那些欧洲文艺片,杀的丢盔弃甲。
等到欧洲某些电影人反应过来后,已经大势已去,无法挽救。观众基本被好莱坞精彩的剧情和电影风格吸引,对慢腾腾的欧洲烧脑文艺片兴致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