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的小道上,驴车正在慢悠悠的往前走去,风吹开车帘,露出里面谦和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身穿一件蓝色的儒家服饰,透过驴车的窗户,忧心忡忡的看着外面的天色。
“这天太黑,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车外面是村长家的三儿子周山,听到男子的话,笑着接道。
“周夫子,你就放心吧。家里人又不是三岁小儿,还能下雨了不知道回家啊。”
周夫子笑着道:“我是忧心旌阳,他跟我说今天带同窗回来,明天一起去后山游玩,这天看着就要下雨,也不知道他到家没有。”
周三恍然大悟,原来是旌阳要回来了,那怪不得,不够旌阳平时都会做他哥的驴车回来,他哥比他晚上一会,驾车时间也比他要久,技术也比他熟练。
“夫子真乃慈父,不过您放心,我哥的驴车比我稳多了,不会出事的。旌阳也不小了,听说要准备考秀才了,真是厉害。要是回头考上了,夫子可要宴请四邻。”
周夫子笑着谦虚几句。
驴车就到了村口。
从车上下来。
周夫子准备跟周山道别,他们一家坐车都是一个月一算车钱,倒也不用现在付钱。
周三闻着空气中的鲜香味道,笑着道。“这一闻就知道夫子家里做了好吃的,夫子赶快回去吧。”
周夫子拿着手里的书,笑着道:“天色不早了,你也赶快回去吧。”
周三点头,又说了两句,两人才分开。
寻着鲜香的味道,周夫子雀跃的打开门,堂屋一片黑暗,只有厨房有隐约的火光,和人说话的声音。
那股味道,也正是从厨房飘出来的。
眉眼含笑的走进厨房。
把书放到厨房门口的架子上,笑着开口道:“你们娘俩在说什么呢?”
静姝开心的喊了一声爹。
静姝娘拍拍身上的灰尘,接过周夫子身上披的衣服,有给他端了洗漱的水。
“没什么,就是在说你什么时候回来,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正说你,你回来了,旌阳应该也快到了吧?”
周夫子用温水擦过脸,顺手把手倒在屋檐下,水流顺着沟壑流到外面。
“旌阳说今天回带一个同窗回来,可能要等一会。”扭头对着静姝说道“静姝,你在多做两个菜,这天看起来不是很好,要不然去屠户家买点猪肉也好。”
静姝笑着应下。
“爹,这有什么,大牛哥今天刚送了一些鱼虾,家里还有一些排骨,我把泥鳅,黄鳝处理了,把排骨做了,再抄两个素菜,加上已经炖好的鱼汤,不就够了。对了,他那同窗是哪里人?要是北方,热些馒头就行,要是南方,我还是蒸碗米饭吧。”
周夫子一听,三四个菜,就是再来两个人,也确实够了。“是我们附近的,今天吃馒头。”
静姝应了一声,把养在角落里面的黄鳝,泥鳅,捞出来,处理好。
又想起还剩下一些豆腐,赶紧找了出来。
听着耳边爹娘絮絮叨叨的说着话,手脚麻利的处理好。
先把锅里面的汤盛道砂锅里面,用小火继续熬。
“爹,你看着点火。”
周夫子接了过来,有一下没一下的添柴。
厨房的热气滚动,模糊了人的眉眼。
还没到门口,就闻到空气中的饭菜香味。
周旌阳带着点骄傲的跟身边的同窗说道:“这一闻就知道一定是我姐做好吃的了,我们快点。”
同窗笑着调侃他。“你是着急回家见爹娘。还是着急享用姐姐做的饭菜。”
周旌阳笑着领头,也不反驳。反而与有荣焉。
“我有慈爱的父母,能干的姐姐。家庭幸福美满,还不准我想多回家两趟,你要是再不快点,等会吃饭我可不让你。”
同窗笑着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