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便是裴家老太太七十大寿。
姜瑶光站在铜镜前,细细打量着自已今日的装扮。
她今日穿着一袭荔枝红缠枝葡萄纹饰长身褙子,配着条青莲百褶裙,裙摆上绣着栩栩如生的牡丹花,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珍珠的丝绦腰带。
那一头乌黑的秀发高高挽起个飞仙髻,用一支镶嵌着浑圆珍珠的金钗固定着,那颗颗璀璨的珍珠,愈发衬得她肤如凝脂,白皙透亮。
“姑娘,您准备好了吗?夫人派人来催了。”绿蒲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来了。”
姜瑶光最后看了眼镜中的自已,目露满意,转身走出房门。
待出了大门,早已有一辆华丽的马车在外等着。
姜瑶光掀开帘子,见到马车里只有徐氏,诧异;“嫂嫂没来吗?”
“你嫂嫂今早起来,有些乏力,说是可能感染了风寒,便没来了。”
徐氏朝姜瑶光招招手:“先上车来吧。”
姜瑶光应了声是,躬身上了车,脑中却还想着嫂嫂乏力之事。
若她没记错,前世的嫂嫂,差不多这个时候有孕了。
可月份太浅,无人发觉。
直到父亲和兄长被皇帝派去江南平叛,嫂嫂忧思过度,那个孩子悄无声息的流掉了。
这件事,嫂嫂没敢告诉任何人,在第二次怀胎时,才偷偷和姜瑶光哭过一场。
哭完之后抹了眼泪,还叮嘱她:“那时你父亲和你哥哥都在前线,母亲为他们是茶不思饭不想,人也日渐消瘦,我也没敢拿这种事让他们操心……说来也是我没用,连自已的孩子都护不住,还好老天待我不薄,又让我怀上了。”
她说这话时,含泪笑的一脸感激。
可不久后,就传来哥哥战死的消息,嫂嫂也失去了她的第二个孩子。
徐氏见自家女儿上车后,就心事重重,不禁问:“怎么了?”
姜瑶光沉吟片刻,看向徐氏:“等从裴家赴宴回来,咱们请个大夫给嫂嫂看看吧。”
徐氏微怔,而后笑道:“知道你关心你嫂子,但她自个儿都说了是小风寒。”
“风寒虽小,严重起来也不容小觑。”
姜瑶光眨眨眼,故作娇嗔:“请个大夫而已,大不了诊金我来出。”
“你这狭促鬼,这点事哪还用你出钱?难道你娘我是那等欺负媳妇的恶婆婆不成?”
徐氏捏了捏女儿的鼻尖,也不等回来了,当即掀帘吩咐外头的侍女:“派个人去济世堂请陈大夫,带去少夫人的院里。”
侍女应声而去。
马车也开始启程,不疾不徐行了半个时辰左右,稳稳当当停在了宣平坊的裴府门前。
裴府老太太做寿,门前可谓是香车宝马如云,万分热闹。
临下车前,徐氏还叮嘱姜瑶光:“今日宴上可不乏达官权贵,你可得规矩些,莫要失了礼数。”
姜瑶光眯起双眼,一脸乖巧的笑:“母亲放心。”
她今日就一个目的,守护裴知珩,其他都是浮云。
闻喜裴氏,自汉以来,便是人才辈出的名门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