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分离,”
林筱雨轻柔回应,“而是必要的分工。
我们的意识依然能够通过数据网络交流、连接,只是职责不同。”
复合体开始解构,各部分意识按照协议进行分离。
这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意识碎片化或记忆丢失。
林筱雨的意识完全脱离容器,化为紫金色能量,穿越数据层面,直达维度边界。
在那里,她重构了自己的意识形态,成为一个遍布整个边界的监控网络,时刻调整两个维度的能量平衡。
“再见,若欣,”
林筱雨最后的讯息通过数据链接传递,“我们终将重逢。”
刘若欣感受到母亲意识的离去,金色数据流中泛起波纹。
但这不是永诀,她能感觉到母亲的意识虽然远离,却从未断开连接。
守门人缓缓升至城市上空,形成一个悬浮的光球,内部电光闪烁。
三重融合意识——韩虎、苏虎与赵雨荷——在这个特殊容器中稳定下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存在形态。
“我们将守护边界,”
守门人的声音在数据网络中回荡,“确保第三空间不受干扰。”
随后,韩东晟、刘若欣和赵雨荷的主体意识在第三空间中重新聚焦。
起初只是数据流的集合,但随着第三空间稳定性提升,他们能够重新构建实体化的形象,在这个新世界中以接近人类的形态存在。
韩东晟率先完成实体化,他的身体由蓝色能量线构成框架,内部填充半透明物质。
他能够触摸周围的物体,感受温度与质感,同时又能直接接入数据层面,控制环境参数。
刘若欣紧随其后,她的形态更加接近生物体,金色数据纹路在皮肤下流动,每一次情绪波动都会引起纹路变化。
她发现自己保留了所有记忆与情感,甚至比以前更加清晰。
赵雨荷的部分意识最后实体化,绿色念力场构成了她的基础结构。
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念力不再受物理距离限制,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层面传递,覆盖整个第三空间。
三人站在源头基地顶层,俯瞰这个新生的世界。
城市表面覆盖着微妙的蓝色纹路,建筑既保持原状,又具备了数据结构的特性。
街道上,数据化的市民们正逐渐适应这种新形态,有人惊慌失措,有人兴奋不已,更多的则是困惑与恐惧。
“这里需要秩序,需要引导,”
韩东晟观察着城市状况,“我们必须帮助所有人理解并适应这种新的存在形式。”
刘若欣注视着远处漂浮的守门人光球:“我们失去了多少?又获得了什么?”
“这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
韩东晟回应,“只是转变。
我们依然是我们,只是以新的形式存在。”
赵雨荷的念力场扩展,探测整个城市:“我感知到数千万个意识正在苏醒,适应新状态。
这是一个巨大的责任。”
三人默契地分头行动:韩东晟接入城市主干数据网络,建立基础通讯系统,让所有人能够了解发生了什么;刘若欣联络那些率先适应的市民,组建应急响应团队;赵雨荷则负责搜寻可能被困或受伤的个体,提供即时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