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欢乐气氛下,谁敢对此说三道四?就算心怀不满、嫉妒之人,也不敢提出理由反对。
于是,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吩咐道:“那么,拟定诏书,此事就定下了。”
随后又看向众大臣,“众位爱卿还有何政务需议?若无它事,那就退朝吧。”
忽然,
“父皇。”
太子朱标笑了,“你还有件事忘说了。”
“哦?何事?”
朱元璋面露疑惑。
“朱雄刚刚从北平回来,在应天没有自己的府邸,难道要让堂堂功臣住驿馆不成?”
朱标打趣道。
“哎呀,对对对!”
朱元璋拍了下脑门,“我差点忘了这茬。”
当即下令,“标儿,散朝后让人在城里找一处好的府邸赐予朱卿,并拨发婢女二十人,侍从二十人。”
“儿臣遵命。”
朱标答应。
“臣感谢陛下隆恩。”
朱雄立即叩拜谢恩。
有宅第在京师落脚,这无疑是桩美事,方便日后安置家人——譬如妙锦如想留在都城或回北平,皆能随意选择。
朱元璋挥了挥手,“还有什么事么?若无其他议题,那就散朝吧。”
大事已毕,今日再无其它要务需处置。
随即,
群臣行礼恭送圣驾离开奉天殿,直至身影消失才各自站立恢复常态。
刚一散会,
就有几位官员朝朱雄走了过来,尤其是那名先前为朱雄喝彩过的年轻大臣。
他匆匆走近朱雄,惟恐被人抢了先机。
"
方孝孺拜见朱将军。
"
这位年轻的大臣一到达就彬彬有礼地向朱雄行礼。
"
方孝孺,那位在历史上被连诛十族的强硬人物。
"
只听见这名字,朱雄就不由自主地对方孝孺另眼相看。
这个名字他不可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