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够让将士们都得以休整啦。”
朱元璋话毕,全体臣子齐声回应道:“万岁英明。”
“父皇!”
“傅将军另外递来一封奏疏。”
“此次讨伐北元的战争中,我军擒获了将近九万名俘虏,是杀光还是留下?具体怎么处理,请父皇决断。”
朱标紧接着又报告到。
"
将这些俘虏分散开来,编入各地边疆防守部队。
元军战士能力出众,往后让他们为我大明效力。”
当然对于这些投降过来的士兵,
“我们要利用但也绝对要加以防备。”
“细节安排就交给你和秦尚书商议定夺吧。”
朱元璋很快作出决定,并完全按照先前黑衣和尚姚广孝预测的方式行动,他绝不允许近九万名俘虏落入朱棣手中成为一家坐大的资本进而危害朝堂平衡。
即便对方是自己的骨肉至亲他亦决不妥协。
在朱元璋心中,
保护儿子是一部分考量;同时国家的根本不容受到任何挑战动摇才是更为重要。
"
儿臣遵旨。”
朱标当场接下了诏命。
喜讯传来,朝廷上下氛围顿时轻松不少。
大臣们接连进言商议事务,处理政事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和平时期,朝廷显得格外和谐,毕竟战争一开,波及的是整个国家,消耗之大难以估量。
即便只是一支十万规模的部队,后勤、俘虏等相关开支都是巨大的财务压力。
……
国公府邸内,徐妙锦的寝室内桌上堆满了食物,然而她本人却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眼神黯淡无光。
一边的侍女焦急万分地劝说道:“**,你这样不吃不喝可不是办法。”
“你的身体吃不消,更何况肚子里还有孩子,你也得为他着想。”
“如果饿坏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会保不住的。”
侍女声急切地说着。
而隔壁间外,徐辉祖也神情沉重。
"
老爷。”
“**已经好几天滴水未进了,再这样下去会有生命危险。”
管家叹息道。
"
我已经答应让她与那个商人成婚,为何妙锦依然如此抗拒?”
徐辉祖满脸困惑,却又深感担忧。
他尚不知其弟俩欺骗了徐妙锦,说朱雄已身亡,并且他也不知道朱雄正是今日在朝廷上受到朱元璋当众褒奖之人。
"
小妹,我是你大哥。”